激活引领发展“头雁效应”作者:韦婧房德华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44期今年3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引发人们对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的关注。剧中,性格直爽的市区干部吴小蒿不甘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通过干部遴选考试,考取了楷坡镇副镇长,上任后与经验丰富的镇长贺丰收扎根基层,克服各种困难,带领乡亲过上了更加红火的小康日子。吴小蒿的故事,是返乡、扎根乡村、立业为民的山东基层干部们激荡青春、焕发风采的缩影。近年来,山东以组织振兴为引领,通过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万名干部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组织资源力量向乡村倾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头雁”带领“群雁”飞向更远方。90后、未婚女孩、退役军人、村支书,集这几个身份于一身,王成成为此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2019年夏天,沂水县面向退役军人公开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26岁的王成成通过面试、考察、公示等环节,被任命为院东头镇西墙裕村党支部书记。西墙峪村自然环境好,但是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微薄,村里各种关系比较复杂,之前的三任党支部书记都没能干下去。“这个年轻丫头、一个外村人,能融入这个村集体吗?”在村民的质疑声中,经历5年军营锤炼的王成成硬着头皮上任了。上任不到一个月,她跑遍了全村10个自然村,走访了200余户家庭。根据调研结果,一系列布局谋划陆续付诸实施,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红色旅游、扶持“農家乐”经营户、打造“三产融合”产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致富也有了奔头。2020年,临沂市评选出10名“沂蒙优秀兵支书”,王成成入选。“大家都往城里挤,但是我就想扎根在这青山绿水间,这里一样能实现人生理想。”王成成表示。和王成成一样,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扶上马、送一程。为了让“兵支书”快速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临沂市从培训学习、结对帮带、发展经费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激励,鼓励引导“兵支书”们领办合作社、村级公司等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与合作社抱团发展。目前,全市有350家“兵支书”合作社纳入市县重点管理,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检验组织振兴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于富华介绍,为推动组织振兴,山东实施了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过硬党支部建设“百千万计划”,从退役军人、机关干部、企业家等人员中遴选3819名村党组织书记,回引近万名人才到村任职,完成7273个软弱涣散村和相对后进村整顿。同时,先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下基层”,组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选派9078名干部到重点村和所在县、乡开展帮扶。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已经成为山东乡村振兴一张闪亮的名片。“俺们两口子在金如意木业上班,每人月工资三四千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一年收入近十万元,比过去光靠种几亩地收入强多啦!”在自家住的楼房前,高唐县尹集镇桃李社区居民董建华说。如今的桃李社区,居民楼齐整,柏油路通达,幼儿园、卫生院、超市、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群众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我们正加紧推进产业富民目标,靠强大的党建合力让百姓吃上‘产业饭’。”桃李社区党支部书记唐连兴说。桃李社区的前身是桃园新村,由唐东、唐西、温庄三村合并而成。2019年,镇党委牵线,与邻近的大社李村牵手形成党建联合体,抱团发展,改变了以往村内集体资源零散、难以整合、班子力量薄弱的困境。社区党委经过多方考量,联合尹集镇龙头企业金如意发展木材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就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群众生活日益红火,集体经济越来越好,走出了以大党建抓产业、惠民生的路子。长期以来,村庄多小散弱的局面,影响了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成为当前困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大瓶颈。通过“联村党建”,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党组织设置界限,推动大村强村与小村弱村、历史上有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