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第1——5章)主要内容总结VIP免费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第1——5章)主要内容总结_第1页
1/18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第1——5章)主要内容总结_第2页
2/18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第1——5章)主要内容总结_第3页
3/18
第1章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性质重点知识: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过程与表现形态,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课程观。难点知识: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课程观。1.1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就是用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既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又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科学是以信息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输、储存的一门科学。这种信息既包括计算机信息,也包括生物和人类的信息。信息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信息传送效能和保证信息传送的完整。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信息技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渗透在生产、科学研究国防以至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不管信息技术是怎样千姿百态、无可计数,我们仍然可以给它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凡是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1.2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声音与光——自然状态下的信息技术字符与印刷——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数字与运算——信息加工技术的雏形电报——近代信息技术的序幕拉开电话——近代信息技术新的篇章无线电和电视——信息技术的第二次飞跃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1.3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阅读方式的变革•写作方式的变革•计算方式的变革1.4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语言文化论•工具+语言文化论•数字+网络文化论1.5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问题1.5.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的理论与实践。1.5.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正是在大众文化层面上的,对未来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性的要求,而不是精英文化意义上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内容应该定位在大众文化教育的层面上。1.5.3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从总体讲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整体概括性的要求;从分体看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各个方面的精确和详细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绩效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具有三重功能。第一,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第二,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第三,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制定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第一,时代性第二,科学性第三,具体性第四,层次性第五,系统性1.5.4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要在信息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互动的结果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信息素质人才1.5.5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两个方面1.5.6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的三大理论基石(1)从一般智能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观新课程的学生观: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是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人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去发现和培养学生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学生与成人存在巨大差异。(2)从行为主义走向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观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建构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第1——5章)主要内容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