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广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姓名:丨小4准考证号:班级: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摘要:药品是关系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特殊商品,药品广告对指导合理、安全的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实合法的广告宣传对药品的推广使用,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将误导消费者。我国药品违法广告问题依然严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用药安全,故政府有关部门应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行政监管的力度,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关键字:违法药品广告现状监督管理对策一、我国药品广告存在的现状及表现形式。违法药品广告就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他有关药品广告监督管理的规定的广告,我国违法药品广告现状为:2011年第1期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0990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584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3668次。[1]第2期(2011年1月至5月)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5182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449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793次。[2]第3期(2011年6至9月,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2902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2030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3382次。[3]第4期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31537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2396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6233次。[4]可见我国违法药品广告问题依然严峻,具体表现形式如下:1.未经审批,虚假宣传就是违法药品广告主在未取得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情况下发布广告,异地发布广告而未经发布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有的药品经营企业或生产厂家销售员擅自印制药品广告小报,且在药品经营企业营业店堂内对购买药品的患者和向街道上过往的广大群众进行发放;有的广告药品还附有一些宣传刊物;有的在营业店堂内擅自张贴或摆放药品广告等。这些违法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毫无保证,广告药品的质量自然也得不到保障。2.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夸大疗效宣传。主要体现为:擅自篡改广告审批内容、夸大药品的治疗作用、增加药品适应症、使用绝对化用语、删改已经审批的适应症内容等。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发布药品广告时未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宣传,如对蒙药、藏药宣传--可以根治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等顽固性疾病,或者夸大药品的功能主治和适应症,渲染药品的功能和作用,欺骗广大患者。3.伪造广告批准文号有些广告主,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公然伪造广告批准文号,企图瞒天过海,欺瞒广大消费者,这些违法发布的广告的药品质量亦令人怀疑。4.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某些广告主用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间接宣传治疗作用、借助宣传其某些成分具有某些作用,而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如可以抗肿瘤,抗癌症,提高免疫力,增高,改善某些人体性功能,将非药品宣传为具有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的药品而误导消费者。5.广告发布花样百出有些广告主在发布药品广告时,故意删除药品的禁忌证,增加“无效退款”保证,搞“有奖销售”、“买一送一”等花招。6.药品广告使用禁语如“国内首创”、“安全高效”、“标本兼治能除根”、“无毒副作用”等绝对化、违反科学规律的用语。7.药品广告利用名人形象,专家和个别患者的名义发布。以知名的名人为药品做广告,这种广告在广播电视较为常见。名人做广告首先人们容易记住广告的内容。其利用名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种信任感,易于诱导人们购买和使用;以医疗界知名的专家做药品广告,病人为治病到处打听什么医院好、哪些医院有专家。病人对专家言语的信任程度比较高。专家的语言一般人都尊为圣旨,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照办;以几个病人疾病被治愈为诱导,以病人的现身说教,以前在未治疗时是什么情况,病情使他多么的痛不欲生。经过药品的治疗后,现在可以跳了,可以睡了。8.处方药在大众媒介上发布广告。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生产企业的销售员以集会的方式宣传处方药;有的药品经营企业擅自在营业店内张贴和悬挂处方药的广告;有的企业还印有宣传单。如治疗乙肝、糖尿病药品广告屡屡在广告媒体出现。二、违法药品广告泛滥的原因1.利益驱使,诚信自律意识缺失是违法药品广告的根本原因一些广告主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药品广告发布所制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