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一、早期的质量管理发展历程1.早期质量发展的三个阶段统计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2.早期质量发展三个阶段比较统计质量控制对比质量检验(1930~1950年项目(1930年代以前)代)职能检验对象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特点事后把关,管结果从把关向预防发展防、检结合,预防为主按既定质量标准控以用户为中心、重在产依据符合质量要求制经济忽视质量经济性性以把关为主、预防结以预防为主,防、检结性质把关、分类合合,全面管理重视质量的经济性追求质量的经济性品适用性管理产品质量、工序质量、(195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范围生产现场生产现场、设计过程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提技术检验方法、数理方法运用技术检验方法统计方法高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标准重视技术标准化参与检验人员二、国际标准的产生和发展技术标准发展为质技术标准、控制标准和量控制标准技术和检验人员管理标准并重企业全体员工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产生前,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本国的质量标准,列举如下:1959年,MIL-Q-9858质量大纲要求,美国国防部颁布1969年,AQAP北约联合质量保证协会颁布1971年,ANSIN45.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颁布1975年,CSAZ299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1979年,BS5750英国标准协会颁布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第176技术委员会(ISO/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TC176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标准,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地销到世界各地。”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1987第一版到目前进行了四次换版,共五个版本,如下图:1987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008年第四版2015年第五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换版进程(1)1987年第一版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版经过TC176技术委员会7年时间多次修改,称为“历史性综合”,于1986年ISO/TC176发布了:ISO8402:198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987年发布了:ISO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198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1987《质量体系——生产、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19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这6项国际标准统称为1987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2)1994年第二版1990年,ISO/TC176技术委员会开始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修订,1994年第二版称为“战术性换版”,此次修订后的ISO9000系列标准ISO/TC176正式定义为ISO9000族标准,并于1994年发布了: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指南》这6项国际标准,统称为1994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这些标准分别取代1987版6项ISO9000系列标准。随后,ISO9000族标准进一步扩充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形成一个庞大的标准“家族”。(3)2000年第三版ISO/TC176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系统升级,2000年第三版称为“战略性换版”,对标准的总体结构、原则及技术内容方面全部修订,从以前的标准条款要素管理,到更系统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导入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和PDCA管理循环,更具兼容性、通用性、适用性、简洁性。并于2000年发布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