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ERP与ERP的陷阱本章重点:从理论到现实成功的ERPERP的陷阱与时俱进的ERPERP系统选型基本思路实用附件七:ERP项目选型计划实用附件八:ERP项目选型指引实用附件九:企业信息化选型表格实用附件十:ERP项目合同范本实用附件十一:ERP应用效果的ABCD检测改进表2案例:记深圳某外商投资企业的ERP项目选型ByChaucerWang(深圳某外资企业首席谈判代表、项目实施总监)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业内人士都雄心勃勃地想借助于ERP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他们眼中信息化的任何突破都具有创新的意义,是释放生产力的有效平台。与此相对,悲观的统计认为中国在ERP上面投入的80亿人民币,几乎都成为泡影。事实上,不管我们吃过多少苦头、遇到多少次滑铁卢,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对于支撑社会财富积累重担的企业,面对信息化的态度应该是坚定的,信息化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其投资和实施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产品、公司和进行实施的问题。面对信息化的浪潮许多企业的掌舵人都会感到迷惑,业界的宣传莫衷一是,应该给予多大期望?系统的功能、风格?成功的机会都困扰企业家。进行信息化投资几乎是企业投资中最为艰难的环节,稍有不慎便被卷入一场滑铁卢中。但是,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是没有回头路的,要不要信息化其实就像你要不要乘坐汽车进城一样简单,历史或者时代的发展已经告诉你城市是禁止牛车的。把握好发展规划、操作好产品选型才是值得关心好讨论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所要分享的是一次进内部咨询操作的实际案例,所有总结均来自实战的总结。选型背景■企业简介进行这次MRP-II系统选型的香港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是与日本的客户合作生产电子元器件,在中国已有十年历史。员工人数700多人,年产电子元器件3000多万只,工厂管理从原来由日本方面进行指导,发展到自己有能力进行业务调整;生产厂房环境都随十几年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善;与日本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这个厂在投资建厂几年后就开始在信息化方面又投入,围绕生产管理先后投资了三个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资材管理系统和报价管理系统。由于投入时间长、硬件老化、功能需求变化等因素,这些系统已不能完整地支持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就企业的运行状况来看,重新选购一套成熟的MRP-II系统是面对当前系统运行危机和为发展做好3市场市场日本客户生产企业HK总部本地配套商原材料业务资料产成品铺垫的最好方案,于是从2002年9月开始着手进行市场调研和选型工作。■业务模型这家企业是典型的OEM制造企业,产品的研发由日本总部负责,在新品开发出来后会安排技术人员生产基地指导试产后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原始的工程资料全部来自于日本。产品的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在日本采购,经香港转运到企业,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近几年也在发展本地供应商,着手进行本地采购。这家企业仍然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市场、材料两头在外。由于与客户的合作关系非常密切,管理信息对客户是完全公开的。以下是合作关系图:■信息化现状这家港资企业早在投资建厂初期便开始对生产信息化进行投资,先后开发了物料管理系统、资材管理系统、产品报价系统、海关报关管理系统、办公用品采购系统、设备及工具采购系统。目前都在发挥作用,并且成为信息化方面的基础。物料管理系统:该系统是1995年起进行开发的,1996年基本上全部投入使用,一直沿用到现在。系统实现了包括物料采购计划、采购管理、出货管理、生产管理等功能,能够完整地对生产所用的零件进行管理,系统4中物料的算法得到客户认可,而且可以从生产资料中自动计算出采购计算所需的参数。具有封闭的管理能力。但这个系统的运行平台已经老化,存在硬件故障后的恢复风险,如果真出现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进行物料采购、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管理。这几年曾经发生过几次故障,最后是有惊无险,但也给我们非常大的警示。另外,由于业务的变化,客户要求双方系统能更好结合,实现协调作业,这个系统存在技术上的瓶颈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比如编制原材料、资材的采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