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引言:税收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和财务决策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税收筹划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对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税收筹划的涵义入手,着重对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和应用进行比较分析,并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中导入税收筹划的新思路。一、税收筹划的理论概述(一)税收筹划的含义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各种有利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筹资等涉税事项做出适当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一切优惠,以达到少纳税、递延纳税等税后利润最大的目标,从而获得最大税收利益的行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税收筹划概念的认识及表述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但各种观点都揭示了税收筹划的本质内涵,即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纳税人税负的一种经济行为。从财务角度看,节约税收支付等于直接增加纳税人的净收益,税收筹划的本质是一种理财活动。(二)税收筹划的概念辨析1.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共同点从国家财政角度看,偷税、避税和税收筹划都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对于纳税人来说,表面看三者都是降低税收负担的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规避和减轻税负。但偷税是通过非法手段将应税行为变为非应税行为,从而直接逃避纳税人自身的应税责任;避税则是纳税人依照现行税法难以作出明确判断的经济行为进行一系列人为的安排,使之被确认为非应税行为;税收筹划是通过选择会计核算方法、选取机构设置形式、利用优惠政策等方法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2.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区别(1)从法律角度看,偷税是违法的,它发生了应税行为却没有依法如期、足额地缴纳税款,它是对税法的蔑视与挑战,必然受到惩罚。避税是立足于税法的漏洞和措辞上的缺陷,通过人为安排交易行为,来达到规避税负的行为,在形式上它不违反法律,但实质上却与立法意图、立法精神相悖。税收筹划则是税法所许可的,形式上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内容上它顺应立法意图,其所采用的方法是税法所允许的,甚至是税法所鼓励的。(2)从行为目标上看,偷税的目标是为了少缴税,通过非法手段将应税行为变为非应税行为。避税的目标是为了达到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的目的,将介于征税和非征税之间的行为变为非征税。而税收筹划是以应纳税义务人的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税收利益只是其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3)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采用这种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其结果必然会受到法律的追究。避税行为尽管不违法,但往往与税收立法者的意图相违背,国家对这种行为采取不接受或拒绝的态度。税收筹划合理合法,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用,符合税法精神,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三)税收筹划的意义1、市场角度:实施税收筹划有助于获得额外的税收利益,增强市场法人主体的竞争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了纳税成本,进而增加市场法人主体可支配的收入;二是实施税收筹划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那些税后盈利最大化的方案,以获得最大化的税后留利;三是实施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培养依法纳税的观念,对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加以纠正与防范,使市场法人主体获得了更多的税收利益;四是实施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法人主体的资本收益和财务管理水平。2、国家角度:实施税收筹划有助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纳税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按照国家政策导向所制定的税收法规进行税收筹划,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国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并为政府完善税法,改进税收政策提供了方向。税收筹划与税收调节效应往往是共存的现象,是信号发出与反馈的统一。3、社会角度:从社会角度考察,实施税收筹划有助于促进税务代理事业的发展和培养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的意识。目前,我国纳税人的纳税观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