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定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的价值。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教学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在教学目标上,从注重知识本位转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新课程改革应该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是能否推动新课改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关键是看能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即课堂教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否给予了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建立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二、教学评价及其功能评价的定义:“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宋史·戚同文传》:“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散。”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辞海,第1111页)。在英文中,“评价(evaluate)”的含义为引出和阐明价值。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于进行表述: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这个描述虽然不是很严密,却基本上道出评价的含义。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激励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依据。因此,评价是一个落实、审查并修正教育目标的完整过程,能有效改善教育进程。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信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为了评价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评价一般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一)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具有导向机制。是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性质、目标和规格要求,是教学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制定,一般都体现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指引,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即指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程度的方向。这样,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教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提高。因此,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和指挥的作用。同时,它指导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关注者转变教育观念,修正教育目标,为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激励功能:良好的评价过程能够明确呈现评价对象的优势和不足,具有刺激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功能。主要指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改进教和学,驱动他们的内部活力,调动起教和学的积极性。这是评价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关键。(三)改进功能:主要是指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环节具有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修正错误缺失的功效。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有关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四)诊断功能:评价活动要根据评价标准对收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