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新做法l梁勇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全球化的形势,我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水平的教育。在教育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下,我们的教育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亟待彻底更新。在众盼所望之时,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及标准顺应时代呼唤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孕育而生。而对新教材、新标准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更应引起广大教师思考。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想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全球化的形势,我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水平的教育。在教育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下,我们的教育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亟待彻底更新。在众盼所望之时,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及标准顺应时代呼唤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孕育而生。而对新教材、新标准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更应引起广大教师思考。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想法: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1.教师的教育观,从以老U币为本,转向以人为本(1)现代教育是“生本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份报告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变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会生存》中有这样的话“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失去了主宰者的身份地位,在学校教室这个舞台上,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从“独舞”的角色过渡到“伴舞”的角色。(2)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以构建智能、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文教育,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是富有生命意识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人文价值,使学生生命意识中潜在的“优良、聪慧的品格、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被教师唤醒,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应把与学生渡过的分分秒秒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价值和作为教师独有的享受。2.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为朋友关系,合作关系,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3.教师的教学观是做一名现代新型的专业教师传统的教学经历了“工匠型”和“反思型”。从“重视教育教学的操作性,自觉不自觉地去模仿他人”到“注重教育教学的体验性,有意识地将别人的经验自我化”。教师观念和作法在进步,在努力改变现状,但缺少科学理论作支柱,成绩不少,但都不能独树一帜。现代教育需要科研型的专业师,这样的教师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反复实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究式教学;教学多维纵深的体验性教学;师生互动的交往性教学等等。二、建设课程,实现创新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教师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会直接影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一位教师曾说过:教材是一种介质,在于教师们如何运用它,操作它。纵观传统教学,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一种是忠实于原教材,书怎样写,课上就怎样教,另一种是将教材内容、结构稍作调整,较易于学生学习和接受。而现代教育认为课程是在教师、学生及课程内容的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应大力提倡有创造的有发展的课程。1.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适者”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融人自己对课程的建构,挖掘教材内部本身资源,充分开发教材。教材因其含量和容量的关系,不可能将每个知识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详尽地写出来,一是因为它不仅是教师教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的学具;二是因为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意义建构,每个教师的理解操作各不相同,学生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所以课程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开发,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变换,对知识内容重组增减,2.学生是课程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在课程改革中,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每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每一节课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