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含答案)24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二、预习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不独子其子()()2、翻译句子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整体感知:1、把课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四、合作交流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说明。五、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六、拓展延伸1、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大道的内涵是、、(2)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3)《大道之行也》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是:、(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5)解释词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矜、寡、孤、独(孤:)不独子其子(子:)(子:)))盗窃乱贼而不作(贼:224大道之行也(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二、预习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不独子其子()()2、翻译句子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整体感知:1、把课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四、合作交流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