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村工作督导组对村工作督导情况报告5月22日-6月17日,镇农村工作督导组对村进行了全面督导。现将督导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村地处XX县区北郊,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1100户、3785人。现有耕地2500亩、工业企业20家,其中列统企业2家,三产工商户132户。实现三业总产值近4亿元,村组创收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XX市民主法治村、XX县区全面小康村、XX县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班子整体运行、主要指标完成、重点工作完成和资产负债收支情况1、强化队伍建设,班子成员双带能力强。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宝年龄虽大,但工作热情不减,善于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动真碰硬,在干部和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在班子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四抓”:一抓人员合理配置。由于村组干部年龄偏于老化,为使将来的工作不脱节,该村党支部着力培养年青干部,村民主任与副书记均为40多岁,还提拔两名30多岁的返乡退伍青年分管片区工作。二抓班子素质提升。每周召开一次学习例会,“两委会”成员每月写一份学习心得、一份工作汇报,每季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同时,还为班子成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目前,该村现有党校本科在读5名、党校大专在读2名。三抓严格分工考核。每位村干部分管工作、联系电话在村部公开栏公开,让群众知道找谁办事。同时,制定防违治违、计划生育、信访工作等各项考核制度,严格奖惩兑现。四抓干部带头创业。该村村组干部中,有一名村干部开办个私企业,有3名组干部有企业和服务项目。2、强化经济发展,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一是充分利用北XX县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高效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合作等方式,按照自愿、有偿基本原则,蔬菜面积每年递增150亩,已形成近千亩的规模;完善蔬菜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供排水、通电、道路硬质化、蓄水池等第1页共8页方面每年投入资金进行配套完善,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创办北安置区中心农贸菜场,一方面拓宽本村菜农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解决村民买菜难问题。二是盘活村量资产,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该村现有工业企业20家,其中列统企业2家,吸收本村村民180多人就业。为了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走科技创新之路,该村积极引导天池给排水公司盘活现有资产,重新修建钢结构厂房3000多平方米,帮助引进中小配套企业3家,延伸了产业链,做大了这一优势产业规模,到,预计将形成亿元规模。同时,还引导该企业围绕现有产品,加强内联外引,加速新品开发,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口型袜子,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三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契机,抢抓三产服务业发展机遇。以新都北路、泰州路、仙城路为轴心,以家禽批发、家俱卖场、物流配载等新兴产业为主导,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村三产从业人员超千人,服务业增加值近亿元。3、强化工作力度,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在改善基础设施上,该村通过村组投资、市镇拨资、企业集资等多种形式,改造水泥路近20公里,实现村组道路全部硬质化;利用一年半时间,与江都水厂、双沟水厂联营,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继续安装网络电视120户、宽带用户180户;投入300多万元,新建220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民科技讲堂、世代服务室等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垃圾池85座,改厕835座;每年补贴资金近10万元,为2-3户特困户修建住房。在整治农村环境上,该村以双创和碧水之村创建为契机,投入近30万元,对全村的村庄、道路、河道进行全面清理,清淤6000方,清理面积5万平米,砍除杂树上千棵,植树上万棵,使全村绿化率达28%;每年投入固定资金,对4支管护队伍定目标、定人员、定职责、定报酬;实施巡检制度,组长每天巡查一次,片长每周巡查二次,村每月组织一次环境大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曝光,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在防违治违上,该村作为二类地区,连续三年未超过市里规定5%的违章数。主要做法是,防违宣传到位,明确责任不含糊,防违巡查不放松,拆违工作不手软。在服务第2页共8页城市建设上,该村在市政府重点规划区内,每年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