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管理制度8.1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管理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程序等内容。本制度适用于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技术进步、改良优化生产流程等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管理工作。8.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8.2.1设备更新设备更新是指以结构先进、技术完善、效率高、耗能少的新设备来代替无法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陈旧设备。8.2.2设备技术改造设备技术改造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装上或更换新部件、新装置、新附件,以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和有形磨损。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增加设备的功能,使之达到或局部达到新设备、新技术的科技水平。8.3职责8.3.1公司法人代表负责设备技改项目的审批。8.3.2设备部管理门负责设备改造与更新计划的编制和技改工作的申报和组织实施,负责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方案制定、安装调试过程管理并提请验收。8.3.3公司物价监督部门负责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中价格的监督管理。8.3.4财务部门负责设备改造与更新项目的资金管理。8.3.5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方案的安全审核,负责提出民爆行业标准的建议或意见,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隐患查找,负责项目的安全验收与整改。8.3.6公司技术质量部门负责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前后工艺技术的对接,负责对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提出建议或意见,负责项目的技术验收工作。8.3.7各使用单位负责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的验证使用,实施现场管理,填写《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验收记录》。8.4管理内容与要求8.4.1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依据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应有步骤地进行,即要有长期的总体规划,又要有每年需要进行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对选定的项目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效益高、能适宜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项目。8.4.2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原则属于下列情况的设备,应优先予以更新和改造:8.4.2.1经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仍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的。8.4.2.2设备严重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等设备。8.4.2.3通过修理改造虽能恢复精度及性能,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设备。8.4.2.4严重污染、危害人身健康及安全的,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8.4.2.5国家和行业部门规定淘汰或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8.4.3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计划报批8.4.3.1项目的申请A、属于9.4.2.1——9.4.2.5条款中所述形情的更新与改造,由设备部门提出申请。B、为满足生产、办公、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工艺改进、质量提升、操作便捷类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C、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申请,其内容应包括申请理由,改造后的预期设备性能、精度对产品工艺的满足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改造和更新的初步建议。D、申请以“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申请报告”的形式提出。E、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项目须经过公司董事长的审核同意后立项。8.4.3.2项目的调研A、项目立项以后,由总经理指派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调研。B、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申请,调出所需改造更新设备的档案,查看设备的原始资料及历年来汇集的各种报表、记录资料,了解大修次数、使用役龄、精度劣化程序、以往的故障、对满足工艺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节能、效率、结构缺陷等问题情况。在通过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提出对比方案,报总经理审核。8.4.3.3项目的论证A、总经理根据项目的调研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充分论证。B、论证工作应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方面进行,根据投资费用,预计投资回收期、寿命周期费用,平均无故障间隔期,三化(适用、系列、标准),四性(先进、维修、可靠、经济)及节能、环境效果、运输、安全条件、环境适应性,备件供应渠道等情况,选择最优方案,使项目论证结果准确可靠。论证结果要形成报告。C、自行设计和仿制的设备,必须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或调研情况作出经济技术分析,提供总经理主持召开的有关部门参加的方案或可行性论证后,方可进行自制。8.4.3.4项目的审批A、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