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文:2022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的修改说明-2022年3月2日2022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的修改说明修改页次:正文第68页。修改内容如下:将原“4.8.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修改为“4.8.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补风管道的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第二篇范文: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勘误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勘误表以上根据截止到2003年9月23日收到的反馈意见整理。第三篇范文:2022年图审暖通专业要点2022年图审暖通专业要点一、防火: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15条规定,储油间的油箱应设通气管呼吸阀等。注:审图过程中发现漏掉的情况比较多。即便绘制排往(室外地点)也往往忽视。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4.2条规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或采用防烟楼梯间。注:在多层建筑中容易被忽视,尤其是仅仅为了泵房或配电房设置的地下楼梯间(建筑定义为封闭楼梯间)。3、封闭楼梯间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注:同上条情况,如泵房排风直接开口在楼梯间隔墙上,即使加防火阀、防火风口仍不允许。4、消防风机应设专用机房,空间条件受限时满足《纪要》118条;(注意两侧需有足够维修空间);注:图审过程中应强调“条件受限”,新建建筑很多时候地下室非机库或者汽车库有条件设置机房却仍吊装不允许。5、设置气体灭火的场所应设置灭火后的通风设施。注:很多项目配电房未与水专业核实是否设有气体灭火,并未考虑事后通风的相关措施。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5.1.1条,防排烟风管、事故风管在8度及以下多层建筑宜采用钢板制作;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应采用钢板制作。注:高层建筑需强调钢板材质,地下室(无论在高层还是多层建筑下)都按多层建筑要求考虑,因沿海防腐问题,地下车库排风/烟采用非金属材质风管较普遍。7、地下室汽车库(不吊顶场所)能否利用结构梁(满足高度要求)作为挡烟垂壁的问题。注:较多外地设计单位认为可以采用,规范未明确;但就当地消防验收要求应在梁底另行设置挡烟垂壁(地下室排烟管一般设于梁底,排烟口设于管道侧面或底面,故无法实现排烟口位于结构梁形成的储烟仓)建筑梁高度大于500MM,且排烟口设置在风管上部,可不设挡烟垂壁。8、同一区域(或长走道),划分多个防烟分区,部分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注:尽管规范写的是同一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排烟方式,但从烟气流动角度考虑,不允许这类场所部分自然、部分机械排烟同时存在;9、地下或地上密闭场所用燃气场所(厨房情况较多),按照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应设通风设施,并应有独立事故机械通风设施;注:很多图纸注明通风系统由厨房专业公司另定,油烟管可预留接口,但事故通风系统应绘制完整。杭州当把厨房区域另外报审時可在图纸上开天窗,土建验收不包括该区域。10、施工验收规范规定:防火阀距离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注:很多图纸不注意这点。11、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此条经常忽视。12、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此条往往忽视百叶的通风率。13、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此条往往忽视补风系统。14、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风管喉部风速往往忽视而超标。二、通风空调:1、柴油发电机房等设备用房通风应在施工图中绘制,不应由设备厂家定;注:否则不满足施工图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