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有管非计划拔管质量改进项目一、质量改进项目名称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质量持续改进二、背景:吞咽障碍是脑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脑梗死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达81%一旦出现吞咽障碍,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显著影响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致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病死率明显提高。为了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药物应用,促进疾病恢复,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喂养。但此操作往往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增加病人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同时因为患者躁动、意识不清或者不配合,经常会发生患者自行拔管现象。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二次插管还会增加风险给患者增加痛苦,使患者住院天数、经济费用增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同时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回顾我科2017年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9%,2018年发生率2%较2017年降低20%但是离国家数据平台目标值三0.06%还有一定差距,故拟定2019年较2018年再降低20%2019年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目标值为三1.6%。三、改进措施(一)基线调查统计2019年1月1日至I3月31日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总日数,意外拔管数,拔管患者信息等并如实填表(表1)o表1第一季度神经内科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信息汇总日期留置总数发生时间入院时间床号住院性号年龄第几次拔管拔管原因是否约束拔管时患者状态1、卧床时2、翻身时3、过床时4、转运时患者神志1、清醒2、不清醒患者是否缜静当班护士工作年限别1、患者自拔1、是1、是2、管路滑脱2、否2、否3、堵塞4、感染5、材质问题5、检查时6、其他6、其他(二)调查结果1、2019年第一季度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10,胃肠管的留置总日数604,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7%,目标值为三1.6%,未达标。(见表2)表2第一季度神经内科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率2019年项目1月2月3月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留置胃管总日数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目标值(%季度(%42111.932201.4三1.61.731731.72、分析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因素汇总(见表3),导致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因素柏拉图(见图1)表3第一季度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因素导致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因素数量4百分比40%30%20%10%0累计百分比40%70%90%100%0家属护工护士医生3210图表标题(三)原因分析根据第一季度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信息汇总及拔管因素调查,用经验回想、头脑风暴的方式,绘制鱼骨图进行分析(图2),主要原因集中在患者、家属、护士三方面,而夜间是发生非计划拔管的高发时段。1、留置胃管后患者舒适度改变,不配合。2、患者烦躁、意识不清,无约束。3、家属同情患者,不愿使用约束器具。4、家属看护疏忽,患者趁家属不注意时自行拔管。5、护士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不理解置管意义,缺乏维护导管意识。6、护士巡视不仔细,未发现拔管隐患。7、缺乏科学、严格的非计划拔管防治管理办法,监控不力。8、夜间光线暗,患者及家属处于熟睡中,变换体位时易牵拉胃管。对胃管护对患者评对患者病情理不重视估不足不了解躁动,意舒适度改识不清变恐惧心理宣教、主观意识强,监控不到位预见性差认识不足改变体打喷嚏、咳位不当嗽了解重置胃管的危害性未陪护翻身后未使用约束家属不忍使用擅自松解经常更换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约束带约束带家属深夜疲惫看只口头宣教胃管刺激护不力无警示标志留置时间长定方法欠佳未做好交接班胃管质地硬胶布脱落约束带使用巡视时未重点关注不舒服(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对患者病情评估及监测。(1)责任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判断是否为拔管高危人群,是否适合进行肢体约束等。(2)评估患者置管耐受程度,找出可能拔管的危险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肢体约束。(3)对有拔管危险的患者做好床边交接班,使用约束带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2、规范管路固定方法。(1)采用粘滞性好3M胶布固定胃管。(2)责任护士每日进行管路胶布的更换。(3)科室培训统一的管路固定方法。3、改进约束器具及规范约束方法。(1)对有约束必要性的患者,及时与家属沟通,并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