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活动基地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是团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团县委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认真贯彻团省委提出的“服务到基层,工作项目化”要求,紧紧抓住县里实施“三十工程”的机遇,成功的把新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列入县重点工程,全力推进校外教育活动基地的建设,通过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一、青少年宫现状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原名。县少年宫)于1981年开始筹建,1983年8月建成,总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平方米,于1984年6月投入使用,是全省建设较早较好的县级少年宫之一,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少年宫宫名,少年宫前道路也以少年宫命名,是我县唯一的集教育培训、团队、活动、娱(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担负着全县20多万青少年的课外学习、活动、娱乐休闲的任务。现少年宫共有7个培训教室,5个艺术幼儿园教室,年培训班级60多个,培训人数均超2000人,大中型文化活动平均每月开展一次。现在的活动中心双休日有近600名青少年在活动,场地十分拥挤;到2010年,中心城市用地规模达到1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XX县区青少年也将从现在的3万增加到6万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对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成一所适应时代发展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二、新宫功能定位新的活动中心地处县城的中心位置,背靠,西南朝向,原教育局区块,中心前面是规划建设占地4000平米新的太鹤公园入口广场边上,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该地段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非常适合青少年宫的特点。活动中心具备青少年华文教育、德育教育、艺术培训、素质教育、科技教育和对外交流等六大功能。是著名的侨乡,目前有23万华侨分布在120多个国家,结合侨乡的实际,华文教育是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特色和重点。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作为华文教育基地配套设施,食堂800平米安排在安置第1页共4页房一楼,宿舍800平米安排在主建筑的顶楼。具有欧陆风情建筑风格的活动中心将是一个青少年快乐成长的乐园,一个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三、工作方法及体会根据团省委提出的“服务到基层,工作项目化”要求,我们认为新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是服务青少年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是贯彻落实“工作项目化”的具体体现。党委政府把建设重任交给团委,是对团委的信任,是锻炼干部,提高团干部自身素质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方法,破解难题,成效明显。(一)抓住机遇、主动接题。2011年底,县委县政府准备实施三十工程,把涉及和谐、文化、实力30个项目列为重点工程,限时攻坚。我们团县委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早在02年就向县里申请重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批准。在新的政策形势下,我们召开班子会议,认为现在把该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条件基本成熟,一方面我们积极县分管领导汇报自己的方案和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团县委进行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向市民发调查问卷,召开华侨座谈会,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专家把脉,通过半个月的调研,我们写出了《关于青少年活动中心重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阐述了建设新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提出了侨乡归国华侨热心支持,市民积极响应。报告提交县四套班子领导参阅,通过努力争取,在领导层达成了建设该项目的共识。县委县政府正式把该工程列入县里的三十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正式列入县里的议事日程。为了让青少年活动中心能够尽早上马,在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团委工作的时候我们把新宫的选址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予以汇报,在主要领导的关心下2012年4月,县政府明确了选址方案,工程进入前期项目审批阶段。(二)创新机制、组建队伍。新的活动中心列入了县里的重点工程后,由谁牵头,如何建设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新宫的位置位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由大量的民房拆迁,涉及面广,任务重。相关部门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前也难以实施代建制。县委县政府把新宫的拆迁,建设任务就交给第2页共4页了团县委。作为人少事多,又没有工程建设经验的团委干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