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下面按廉政风险的类别例举了相应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仅供大家参考,在排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反映不同人员、岗位、部门的特点。思想道德风险点1.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充分的认识。2。工作缺乏主动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3.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4.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脱离实际,形式主义。5。事业观、政绩观不正确,追名逐利,降低标准。6.缺乏民主意识,产生特权思想,搞“一言堂",以我为中心.7.不能、不愿接受监督,放松自我约束。8.不能抵制各种诱惑,出现行为失范、道德失准等现象。9。放松世界观改造,个人私欲澎胀,享乐、铺张浪费,弄虚作假。10。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应有的自律、自省、自警、自励意识。11。宗旨观念淡薄,以权谋私,我行我素。12。理想信念动摇,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脱离实际等。13。工作责任意识不强14。廉洁自律要求放松.15.违反职业道德,导致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16.思想认识模糊,工作积极性不高。17。宗旨观念不牢固,服务意识不强,廉洁自律要求不高,造成不良影响.18.上进心不强,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因循守旧、形式主义,以权谋私等.19.违反职业道德,变相索要、收受请托人现金、礼物等。20。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有注重业务知识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21。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产生工作般化,不能开拓工作局面.22。思想保守,理论水平低,不读书、不学习,不钻研业务,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23。没有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局意识;不服从领导,消极怠工,不能及时安排、有效落实自己份内工作,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偏差或失误。24。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执法和办案,可能导致收授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25。工作中,未按章办事,不注重服务态度和言行举止,引起当事人的不满,损害党员干部形象。26。因私欲、私利等自身修养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及职业操守发生偏移、工作行为失控27.立场够不坚定,在对待“小是非、小问题、小恩惠”上态度不够坚决。28。法纪观念淡薄、长期不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各项制度29.生活情趣不高雅,常常“吃小酒、打小牌".30.不能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形成本位主义思想,可能导致创新发展、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业绩不佳。岗位职责风险1.单位或科室部门不能正确履行职能。2。不作为或集体违规违纪3.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4.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5。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吃拿卡要、牟取私利。6。违反民主集中制,不执行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7。不按原则办事、办人情事关系事,工作失职、渎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8.工作业务不熟悉,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失职、渎职等。业务流程风险1.设计业务流程不规范,不科学,随意性强。2。个别流程、个别人员在流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管。3.不按规定严格执行程序,造成工作失误,引发不良后果。4。违规操作,易造成违反法律法规事实。5。在涉及审批许可等关键性流程和环节中,由于工作疏忽或人情影响,未能认真审查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能做到严格把关。6。已发现有关业务流程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未能及时提出、修正和完善.7.缺乏对业务流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造成长期失控.制度机制风险1.制定制度缺乏调查研究,未能体现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针对岗位特点未指定具体规章制度,未形成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3。落实制度不力,不能靠科学、有效的制度约束规范人和事4。制度执行不严谨,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5.工作制度缺乏创新性,不能及时适应岗位职责和工作职能的变化,制度实效性不强。6。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没有做到正常化、经常化,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制度上的缺陷。7。针对监督检查结果,不能及时实施整改落实,使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各项制度无法落到实处。8。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外部环境风险1.“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