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也是极端重要的第一个分支,完全靠它向心脏提供血液。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假设以主动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一、左冠状动脉初为一总干,长约0.1~2.8cm,埋藏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心外膜深层脂肪组织中,但也有极个别人无总干,此时的前降支和旋支并列分别开口于左主动脉窦内。总干在左房室沟内分为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两支之间发出一对角支,个别也有发出两个对角支的。1.前降支和旋支它们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前降支沿前纵沟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纵沟末端向后绕过心缘终于心脏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与后降支发生吻合。提起左心耳、可见心外膜下脂肪深部的旋支沿左房室沟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脏的后面。有的旋支甚短,只达心左缘,有的较长甚至分布到左室正后或局部右心室。前降支和旋支之间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直角。它们在途中又分出心房分支和心室分支:2.左房分支均来自旋支,计有:〔1〕左房前支于左心耳根部发自旋支的初始部,向上行走在主动脉根部和左心房之间,分布到左心房前内侧壁。有时它还发出一较大的窦房结动脉,向上后至.精品文档上腔静脉终部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且沿途发出许多小支到左、右心房之间,组成心房动脉网络。〔2〕左房中间动脉较恒定地起自心左缘处的旋支,分布到左心房侧后面。〔3〕左房后支较小,发自旋支的膈面,分布左心房后壁。3.左室分支大致可分为左室前和左室后两组,它们分别是:〔1〕对角支多起自前降支与旋支分叉处,有长有短,分布左室前壁,长者可达心尖区。〔2〕左室支沿前降支而下向左室前壁发出3~5支〔最多可达9支〕,较大的左室支,可分布到心左缘和心尖区,以及从旋支向下分出的左室前支,供给左室前壁和侧壁血运。〔3〕左缘支系由旋支在房室沟左缘处分出,一般较大,分布到左心缘侧壁,或它本身就是旋支的终末分布。〔4〕室中膈前支系由前降支的深面发出较大的分支〔12~17支〕,垂直进膈,分布其前三分之二区域,并在室间隔内与来自后降支的室中膈分支形成网络和吻合。〔5〕左室后支其大小来源变异较大,如旋支不兴旺,它可来自右冠状动脉。反之,如果旋支较粗长并进入后纵沟,那么左室后支常由旋支发出,分布到左、右心室的后面。〔6〕前降支还发出较多的小分支,分布到前纵沟附近的右心室前壁。二、右冠状动脉起自右主动脉窦,在肺动脉始部与右心耳之间心外膜下脂肪深层沿右房室沟右行,绕过心右缘到心脏膈面。在心后面房室交界处进入后纵沟转向下,走向心尖区,在后纵沟内的局部称为后降支。右冠状动脉沿途发出分支到右心室,右心房,室.精品文档间隔后部和左心室后壁等处。右冠状动脉有如下分支:1.右房支按分布的部位,又可分为三群〔1〕右房前支〔1~3支〕发自右冠状动脉的初始部1厘米处,上行分布到右心耳和右心房并在右心耳与主动脉之间形成血管网络,有的还发出较大的分支到上腔静脉终末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以代替来自左冠的的窦房结动脉。〔2〕右房中支此支较恒定,起自心右缘处的右冠状动脉,分布到右房外侧壁并与右心房壁的动脉网络相通,或直接成为窦房结动脉。〔3〕右房后支起自右冠状动脉膈面的分支〔1~2支〕,较细短,分布到右房后面。但有时也较粗长,起自后降支起始部,可分布到右心房和肺静脉终末附近,甚至达左心房后壁2.右室支〔1〕右室前支在右房室沟处有数支较细短向下分支到右心室前壁,其第一支分布到肺动脉圆锥〔又叫右圆锥支〕,与来自前降支的细短的左圆锥支在肺圆锥壁上吻合形成网环〔即Vieassens环〕,是常见的左、右冠状动脉之间的侧支血管,并有血管与肺动脉壁或主动脉根部血管网络相连。〔2〕右缘支由心右缘的右冠状动脉发出,常是其最大的分支血管,向下分布到右心室前侧壁。临床上某些心内手术需要在右心室前壁作切口时,要注意来自前降支和右室支中较大分支的走行。〔3〕右室后支较细短,由右冠状动脉在心膈面处分出,分布到右心室膈面。但有时也较粗长,向下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