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NNK0+000~NNK0+200)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下面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援巴马科第三大桥工程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NNK0+000~NNK0+200。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展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根底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展了充分准备,并于xx年5月13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xx年5月12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xx年5月13日15:00-18:30进展了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13m,摊铺长度为200m,设计总量为270吨。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A5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从国内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施工现场。碎石均按照标准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马里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5)确定松铺系数。(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2.3施工根本流程下承层准备→粘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4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4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13t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压实度检测。2.4粘层施工2.4.1下面层清扫施工前,对下面层由于开放交通后,路面从施工区外带入施工现场的松动的石头进展清扫,同时对沥青混凝土外表的灰尘进展清扫,部分用清水进展清洗,清洗完成后的路面,必须进展交通管制,防止对路面进展再次污染。2.4.2粘层撒布本工程粘层采用PC-3型乳化沥青。采用多功能沥青撒布车进展喷洒,部分采用人工喷洒。⑴粘层撒布前,应确保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外表清洁、枯燥,且经监理工程验收合格前方可进展撒布。洒布量控制为0.5L/m2。⑵洒布车喷洒前,根据路面宽度合理调整喷洒宽度,尽量减少重叠;喷洒后要到达喷洒均匀,不流淌的效果。⑶喷洒完后对未喷洒到的.部位进展人工补洒。⑷对喷洒过粘层的路段封闭交通,制止行人及车辆通行,以免污染。2.5沥青混凝土(AC-13C)施工2.5.1施工准备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确保路面粘层施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合楼、摊铺机、碾压设备等运转正常。2.5.2测量放样本次试验段根据以往工程的施工经历,将松铺系数暂设为1.19,即上面层摊铺厚度为4.76cm。同时,为测量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摊铺时的松铺系数,技术组测量组还应在距中2m及距中4m处设臵测量点,测量点间隔20m设臵一道,便于测量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2.5.3混和料的拌和本工程采用西安筑路集团的JX1500型沥青拌合站一套,理论生产能力为90-120t/h。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展生产配比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展筛分试验,确保级配符合要求。沥青拌和站在安装调试后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展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拌合站导热油及枯燥筒均采用柴油加热,拌合系统为当地电网供电,并配备一台4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碎石与机制砂由装载机进料,铲料时,铲斗离地面20cm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不同类型的集料分类存放。沥青砼料在生产前先对生产配合比进展调试,首先对热料仓振动筛进展设臵,然后进展热料仓筛分调试生产初级级配,根据抽提筛分结果确定生产配比。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和站混合料的出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