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龙司乡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27日在养龙司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养龙司乡人民政府乡长曾利洪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XX县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乡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三创一办”工作总揽全局,调结构、夯基础、惠民生,切实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一产完成6782万元,增长8.1%;二产完成2817万元,增长15%;三产完成6013万元,增长15%。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2250万元,增长8%,本级财政税收完成1201.5万元,占任务数740万元的162.36%,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年终目标考核获得全县第一的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有序理清发展思路,转变传统观念。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引进种植大户到养龙司坝区进行示范种植带动,邀请市、县农业部门专家进行培训,并以发放肥料补贴等措施大力促进产业调整。在幸福、堡子、灯塔、养龙司等村发展豇豆、大葱、蕃茄、青椒为主的次早熟蔬菜5500余亩;在高坡、江土等村发展牛腿南瓜、大头菜为主的蔬菜3000亩;在茅坡片区发展了辣椒种植4000余亩。蔬菜远销贵阳、遵义、重庆、湖南等地,实现产值近千万元。第1页共33页狠抓技术指导,强化项目支撑。邀请专家到荆江村开展梨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2010年荆江村梨枣喜获丰收,并成功举办了首届荆江梨枣节。为了带动江土、茅坡片区经济发展,在江土、龙门等村发展核桃种植520亩,在新桥、光华、茅坡、龙塘等村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群众增收。为促进农户增收,全乡开展粮增工程及油菜示范种植等工作项目,及时向5511户农户兑现种粮补贴、油菜补贴共计193万元,完成粮食增产工程1.78万亩,其中水稻4600亩,优质杂交玉米1.32万亩,成功实现农户均增收100元以上。二、“三创”工作有序推进以推进“整脏治乱”、创建生态文明、提高环境质量、规范社会秩序、改善人居环境等为主要内容,对整治方案进行了完善,与各单位部门签订责任书,并与街道住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5900多份。按类别对市场进行划行规市,将乡所在地所有巷道和院落的保洁责任,划片划段分解到相关单位和农户,组织工商、城管、综治、教办、文化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大整治行动,拆除店外经营棚户3间,拆除前灶后店经营户灶台7户,将炉灶全部改移成店后灶,改造街面户外水笼头50余个,对占道经营的及时安排到指定的经营点,使街道的经营合理化、正规化、整齐化。投入资金40余万元到“三创一办”工作中,用于环境整治、车辆配置等。清理排水沟2000多米,新建垃圾池2个,更换果皮箱20个,对养龙司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成立“乱停乱放”治理小组,购买了锁车器,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对乡境内所有机动车辆的监管,严禁乱停乱放和违规行驶。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整脏治乱”工作领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每季度对各村卫生进行一次综合检查,集中力量对养龙司、高坡、堡子、幸福、灯塔、茅坡、江土等村的乡村结合部及背街小巷、院落卫生进行专项整治,清除各类乱堆乱放,共清理卫生死角800余处,清除暴露垃圾5000余吨。在乡开展“三创一办”工作中,多次组织政府职工、民兵、志愿者深入到一家一户对“三创一办”及第2页共33页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书写宣传标语100余条、悬挂宣传布标43条、出宣传专栏5期、发放《市民文明手册》等“三创一办”各类宣传资料7000余份、发放《息烽市民读本》1200册、发出调查问卷16800套,在乡政府办公楼前用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宣传并开通了“党务之声”调频宣传广播。乡“三创一办”编发信息简报48条,被贵州基层党建网采用7条,XX县区“三创一办”宣传工作简报采用7期,其中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1期。三、基础设施明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