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VIP免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1页
1/7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2页
2/7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3页
3/7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2015·宁夏银川三模)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双手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除巴氏消毒外,还有____________和化学试剂消毒。(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选择的涂布工具称为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该工具应浸泡于酒精中,涂布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消毒指使用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故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操作者双手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和化学试剂消毒法。(2)用来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涂布工具称为涂布器。防止杂菌污染,该工具应浸泡于酒精中,涂布前应将涂布器引燃(灼烧),消灭杂菌后待冷却,避免高温杀死菌种。(3)依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可推测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35+34+33)÷3]×104÷0.1=3.4×106。因为进行菌落计数时,两个或多个菌落重叠在一起时按一个菌落计算,故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答案:(1)灭菌消毒煮沸消毒法(2)涂布器将涂布器引燃(灼烧)后待冷却(3)3.4×106偏小当两个或多个菌落重叠在一起时按一个菌落计算2.(2015·宁夏银川三模)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A:______、B:________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________。(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D:____________法,其中需用接种环进行操作的是________________。(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后,若变红以鉴定其中含有所需细菌。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E:____________和F:____________过程,一般通过观察____________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解析:(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A灭菌、B倒平板等过程,其中倒平板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2)常采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D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平板划线法需用接种环进行操作。(3)欲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进行鉴定。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E→梯度稀释F→涂布平板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答案:(1)灭菌倒平板倒平板(2)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3)氮源酚红梯度稀释涂布平板透明圈3.(原创题)——如图为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技术及废弃物利用的流程图。请回答:(1)图中①所需微生物可从土壤中获取,获取该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________,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______接种到培养基上。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能与培养基上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命题源19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