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3/3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考点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4北京西城区一模)“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A.孔孟儒学B.董仲舒的新儒学C.程朱理学D.明末清初的儒学解析:C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孔孟儒学不可能融合佛教思想,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融合儒、法、道、阴阳等学说而形成的,不包括佛教思想,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从而使儒学富有哲理性和思辨化,故C项正确;明末清初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其学说并未融合佛道思想,他们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并不是要维护儒家伦理秩序,故D项错误。2.(2014怀化模拟)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A.“”知行合一B.“”人人同具良知C.“”格物致知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解析:B“”知行合一是指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满街都是圣人,“”意指人人同具良知,即通过自省,回复良知,人人成为圣人,故B项正确;“”格物致知是程朱学派的观点,故C项错误;“”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是李贽的观点,故D项错误。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主共和C.限制君权D.民为邦本解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普通民众对国家存亡的责任,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强调人民主权和分权制衡,故B项错误;“”材料反对人君独治,批判君权极盛,故C项正确;民本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2014湖北七市联考)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解析:A“顾炎武批评理学家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空谈误国反映出宋明理学危机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要求读书人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且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顾炎武摒弃的是程朱理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学说背离了孔孟儒学,但与西方思想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5.(2014青岛测试)“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的少数先觉之一。“”人格完全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解析:A黄宗羲属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A项正确;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在黄宗羲时代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黄宗羲所处时代不同,故C项错误;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也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思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5郑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材料二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依据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