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考点五十九植物组织培养高考试题1.(年广东理综,T2,4分,★☆☆)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解析:培育脱毒幼苗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不含病毒的植物细胞或者组织(如茎尖等)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幼苗,故选A。答案:A2.(年江苏单科,T16,2分,★☆☆)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解析:愈伤组织是一团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处理后会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胚状体外包上人工薄膜,可制成人工种子。答案:D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39,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培养基编号浓度/mg·L-1m/%n/个6BAIAA10.5076.73.120.177.46.130.266.75.340.560.05.0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解析:(1)据植物的需求量,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6BA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生长调节剂。(2)据实验目的和实验中的数据,分析得出IAA的浓度是自变量,菊花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均是因变量;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IAA的浓度范围是0~0.5mg·L-1。(3)再生丛芽的外植体的比率乘以外植体上丛芽平均数即为丛芽总数,故最少的是1号培养基。(4)因为诱导试管苗生根需要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比较高,故培养基中不需要加6BA。答案:(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细胞分裂素(2)IAA浓度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0~0.5mg·L-1(3)1(4)6BA4.(2010年安徽理综,T31Ⅱ,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病毒传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技术的基本过程如下: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请回答:(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涉及选材、培养基成分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析:培育无病毒植株幼苗,应选择不含病毒部分培养,而植物体新生部位不含病毒,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成分应包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另外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说明消毒不彻底,不同植物激素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发育方向,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答案:(1)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2)有机物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5.(2009年山东理综,T34,8分,★★☆)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请回答:(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2)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污染;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