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熟度模型(V2.0)目录一、质量成熟度模型使用说明………………………………………1—3页二、质量成熟度模型等级综述………………………………………….4页三、品质检验级过程及评价指标……………………………………5—6页四、品质管制级过程及评价指标…………………………………….7—9页五、品质保证级过程及评价指标…………………………………10—12页六、品质卓越级过程及评价指标…………………………………13—14页七、检查表(质量体系、采购、研发、制造、服务、最高管理层)…..……….15—21页八、持续改善模块QMM评价手册…………………………………22—30页九、关于QMM模型的Q&A………………………………………31—32页一、质量成熟度模型使用说明质量成熟度模型试图为相关部门评价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一个工具,用以识别相关部门质量管理现状,找出质量改进的方向。此模型适用于对硬件产品相关部门进行质量管理水平评估;1.名词解释:1.1QMM:QualityMaturityModel,质量成熟度模型的英文缩写;1.2相关部门:实施质量成熟度评价的部门,如事业部、制造厂、客服、总裁室等;1.3评价变量:某一过程在某个等级下检查条款的实际得分之和与相应最高分的比值;1.4质量特征:对质量管理关键过程进行描述,阐述质量系统在相关方面应具有的表现、目标等;1.5关键活动:实现质量特征所必须的质量活动。1.6关键能力:实施关键活动所必须的前提条件。1.7[]:补充说明或举例说明方括号前内容的含义;2.评价原则:2.1自评客观性原则:目的是让事业部清楚的了解质量管理现状,找出质量改进方向;是让事业部清楚了解质量管理现状,找出质量改进方向,在自评时要以事业部业务实际为基础,实事求是,力求能真实的反映业务的实际情况。2.2专家评审原则:专家评审主要评审年度提升条款和提升模块的提升程度以及提升分析的合理性,对于此部分的条款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的情况最终确定年度QMM评级。2.3结论局限原则:质量成熟度评价结论不应作为判断有关部门或个人质量工作优劣的依据,只能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3.评价方法:3.1质量成熟度分品质检验级(QI)、品质管制级(QC)、品质保证级(QA)、品质卓越级(QM)四个主级别,及准QI级、准QC级、准QA级、准QM级四个辅助级别,共八个等级。3.2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配1~8的等级分,即准QI级1分,QI级2分,准QC级3分,QC级4分,准QA级5分,QA级6分,准QM级7分,QM级8分。3.3依据检查表对质量管理的实际业务进行评分。3.3.1评分从1到5分为五个级别,可以评0.5分:差——1分;不明显——2分;一般——3分;好——4分;显著——5分;下面从系统要求、执行情况、成果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五个级别分的含义。——每一个条款的评价要从系统要求、执行情况、成果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对于单一性的问题如“有没有”这类的问题从一个维度进行考量就可以。级别评分系统要求(说)执行情况(做)成果(做的结果)差1无系统/程序要求,或系统/程序初步开始确定;管理阶层开始具有管理需要的认识;没执行,或零碎的执行;在个别业务区域内展开;无成果,或零星的成果;有个别证据;未实现或部分实现系统要求/质量目标;不明显2系统/程序已确定;管理阶层给予广泛但不完全的支持;经常出现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在某些主要的业务区域内展开;在展开的区域内有确定性的成果,但成果的一致性比较差;主要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得到实现;一般3健全的系统/程序;某些管理层十分积极主动;系统关键环节偶尔出现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在大部分主要的业务区域展开;在主要区域获得确定性且可测量的成果;绝大部分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得到实现;好4具有精致化、改良、更新的能力,良好的、经证明的系统/程序;大部分管理阶层均十分积极主动;获得全部管从没发生系统关键环节从没发生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在主要的业务区域内普遍展开;显示出确定性和持续性的成果;所有的系统要求/质量目标都已实现;理阶层的完全支持;显著5超越常规的创新系统/程序;管理阶层具有热诚的领导力;认识到公司以外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