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总分:90分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8·安徽省安庆一中三模)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回答1~3题。植被类型积雪开始时间(日)积雪结束时间(日)积雪日数(天)年最大雪厚(厘米)稀疏灌木13626813211.0草地13526613129.6农田13626412833.5建设用地13327314023.4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A.稀疏灌木B.草地C.农田D.建设用地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2019·江苏省南昌市高三二模)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南昌地区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南昌市东西向道路上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景观图片。据此回答4~5题。4.景观树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季节性D.周期性5.2018年2月3日,南昌遭遇2018年首次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A.树干高大B.根系薄弱C.枝叶茂盛D.冬季落叶(2018·安徽省四校联考)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甚至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能见到江南不曾见到的美丽,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读图,回答6~7题。6.下列关于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封闭地形不利于水汽深入B.北天山山脉可阻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侵入C.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极少D.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冬暖夏凉”7.下列有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坡温度高,冰川融水丰富,树木生长茂密B.阴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树木生长茂密C.阳坡山地过度的人类活动,树木分布稀疏D.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湿度较小,树木分布稀疏(2019·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洞顶渗出,滴水到溶洞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回答8~10题。8.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A.洞穴外的动物B.洞穴上覆的土壤C.洞穴中的植被D.洞穴中的地下河9.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C.变暖变湿D.变暖变干【图型攻略专练】(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十六模)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回答11~12题。1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A.春季B.秋季C.夏季D.冬季1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共42分)13.(2018·河南省濮阳调研)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甲岛面积约3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