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小高速公路考察报告5篇2007年12月23日至12月29日,以席广恒副院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10人对XX省思茅至小勐养等高速公路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考察。期间,听取了XX省院的全面介绍,现场考察思小高速公路全线,参观了监控中心,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通过考察加深了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开拓了视野,汲取了一些设计经验和注意事项。本报告主要介绍通车的思小高速公路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管理经验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借鉴。一、项目概况思小高速公路是按交通部典型示范公路标准的要求建设的全国试点工程。项目起于XX市刀官寨,止于XX县区小勐养镇,全长97.8公里。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2.5米;桥隧长度占路线总长的26.4%;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5处,半互通式立交3处。项目概算总投资39.95亿元。项目沿线自然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丰富。全线有37.21公里经过热带雨林,特别是有18公里穿越小勐养自然保护试验区。该项目于2003年6月20日开工,2006年4月6日建成通车。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条穿越国家级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高速公路,是XX省第一条生态示范高速公路,思小公路从选线~设计~施工~绿化~施工始终贯彻“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建设理念,并首次将“生态恢复”的概念、理论及技术引入到绿化工程中,在设计理念、植物配比、施工工艺等多方面较以往的高速公路工程有明显的突破。该项目得到了交通部的高度评价,被交通部拟定为典型示范工程成功范例在全国推广。二、建设理念思小高速公路从设计到施工,始终贯穿着“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保护自然”,以“功能为主线、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合理采用工程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协调处理环保、经济、美观的关系,确保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1页共9页的新理念。在交通部提出的“安全、耐久、节约、和谐”建设新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思小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把思小路建成平安思小、生态思小、观光思小、和谐思小的建设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概括为四个字:“融、弱、细、突”1、融。融入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西双版纳的文化,表现为宽容的包容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多种因子在这里交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吸收,使西双版纳的文化表现为更旺盛、更有生命力、更富有特色的本土文明。西双版纳的发展表现为一种从“融”到“融”的特点和规律。2、弱。弱化结构形式,淡化人工痕迹。思小沿线,风光秀丽,风景宜人,黑色公路蜿蜒,穿行在浓浓绿意之中,形成美好视觉景象。“两侧绿色关不住,驾车穿越万重山”。弱的意义是,尽可能保护、不遮挡、不破坏思小路本身那种自然的美。也就是说,弱化构造物在高速公路上的存在,突出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3、细。精细管理、精心施工、注重工程细节,是建设思小路的关键所在。4、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思小公路,穿越热带雨林,沿线峰峦叠翠,民风淳朴,人文景观独特。如何把她镶嵌在茫茫雨林中,悄悄地穿越自然保护区,这是关键所在;设点位过多,主次不分,给人以凌乱、缺少层次感。处处是景,则处处皆不是景。三、主要技术特点1、路线追求协调:在坚持安全、环保、地质、人文选线的原则下,追求与地形、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选择对自然保护区破坏和切割程度最小的线位;结合地形,不片面追求线形的高指标,随弯就势。该项目采用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到目前为止,XX省是国内唯一采用6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省份。按“宁隧勿挖、宁桥勿填、宁填勿挖”的设计原则,路基第2页共9页填土高度超过20米尽量采取桥梁过渡,挖方深度超过30米则采用隧道穿过。实际上,本项目隧道从工可时的1座增加到15座,桥梁从工可时的50多座增加到300多座,其掌握原则的力度可见一斑。2、路基:宽容圆顺互通立交区高尔夫式的场地平整,使行车更具安全感;路侧宽容设计提高行车安全性;埋入式边沟、圆顺的边坡,使道路与环境和谐;低矮边坡生物防护;高边坡陡坡率,降高度、强防护。思小高速公路处于山区,采取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条件容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