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黄浩瀚(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体育科广州市中山六路瑞兴新街7号510180)摘要: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下,对学生的关注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的运动能力上,很少注意到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之后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是被漠视的。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简单阐述了在体育课的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直接、生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等等,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关键词:社会化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育教学就是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体育学习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笔者认为高中体育课程学习尤应注意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高中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已经十分接近成年人,这是理想、志趣、人生观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体育为他们提供了模拟成人社会的最佳情景,他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不仅会影响他们终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他们整个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阶段,要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一、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促进高中学生社会化意义重大。(一)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学生的群体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逐步养成关心、维护群体和社会健康的能力。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通过交往发生、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基于家庭血缘形成的人际关系由于家庭的小型化而变得越来越简单,由于社会联系日益扩大形成的人际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能否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是否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已成为构成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意义也日益显得重要。(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但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掌握终生学习所需要的学习途径与方法。相对其他科学领域而言,虽然运动知识和技能更新的速度要慢得多,范围也小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足以让他受1用终生,而且也很难找出一种可以适应7岁到70岁年龄人士体育需要的、可以让人终生受用的运动方法。因此,要让学校体育学习能为终生体育服务,除了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体育运动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体育学习过程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步,因而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运动方法日益丰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运动技能逐渐熟练的特征。与人生其他阶段特别是中老年阶段的体育活动相比,学生阶段的体育活动更多地表现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集体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舍弃了集体,体育课程的多数内容将不复存在。例如,如果取消了集体,几乎所有的球类运动也就消失了;如果没有对手,很多以单人为基础的运动项目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