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课标通用)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6章实用类文本阅读增分突破2纲举目张,准确分析传主事迹,概括传主形象演练反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莫言不倦的探索者杨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为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还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红高粱》被称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再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莫言的作品在主体意向非常充分的视角下“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莫言说:我一直在写作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力戒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莫言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称:我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文学天才。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的。他说:我从1976年当兵正式开始写作,最初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小说。1981年5月,我的小说终于在杂志上第一次发表,这篇小”说就受到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影响。莫言还承认自己受过福克纳、马尔克斯的影响。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莫言逐步意识到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跟着西方走,最后还是要回到追求民族化写作上。《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就是莫言在探索个性写作和民族化写作过程中的产物。故乡不局限于这片乡土“莫言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故乡高密。获奖后莫言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谈到,对于一个作家来讲,故乡是很重要的。1984年上军艺以前,找不到素材来写作,很多时间就是下去体验生活,千方百计找能够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到了《透明的红萝卜》阶段之后,一想到过去,想到了童年,就想到了故乡的生活,感觉好像一条河流的闸门被打开,活水源源不断而来。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现在莫言对小说中的故乡有了新的理解:小说都讲究有故事和典型人物,但写了30年,故事也都写得差不多了,渐渐地你就会有一种能力了,把别人的故事变成你自己的了,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一样。就像我写高密县,但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这片乡土了它可以作为一种风景,发生在美国的、日本的故事我都可以拿过来用,让它变成发生在高密县,所以乡土也就开阔了。越是经典越耐得住重读《纽约时报》著名书评人M.Yhomaslnge在《史诗般的小说,一流的中国作家》中说:“”莫言是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对此,莫言表示:“很多书出版时要引用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持反对意见。我觉得抬得太高了,鲁迅、老舍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我认为衡量一个作家才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创造一种独特的文体,而鲁迅、老舍都是创造了一种独特文体的作家。鲁迅的文体再放50年依然不会过时,老舍的文体中对北京方言、土语的改造,依然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才华是”难以超越的。莫言作品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小说语言,评论家季红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分析。首先是大量的民间口语进入语言;其次是在传统的经典典籍《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找来的东西以及从民间戏曲学来的东西。“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