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遵循学生生活逻辑,小切口地编写某一题目的命题材料2014年2月,人民网连续第13年进行两会热点调查,“您最关心什么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1)你认为百姓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途径是什么?(2)网民通过网络投票“有呼声”行使了哪项权利?近年来人民政府“有作为”又说明了什么?(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项制度?本题最大特点是将真实版的政治生活情境迁移到命题中,在两会召开的热点背景下,将百姓关心话题通过简洁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切口地展开了一副鲜活的生活画卷。“有呼声”所涉及的社会保障、反腐倡廉、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源于生活,对平时关心国事,关注生活的学生而言,对系列设问能得心应手地提炼、回答;而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而言,要回答好很不容易。由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材如网络调查等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创设问题,通过生活的感性多变适当弥补学科知识的理性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把握生活现象,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中考命题时政色彩强烈,政治生活内容要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抽象而不易理解命题选材如能从学生触摸的生活小切口出发,遵循生活逻辑,那么,学生定能在大社会视域下有所想、有所悟、有所言,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真善美是生活主旋律。通过生活化选材,让学生体验感悟,培养求真、尚善、臻美的道德情怀,是我们的追求。但是,认识困境、曲折多样是生活应有的色彩。通过“有呼声”“有作为”两则素材,将百姓关注与国家努力形成对比。在知识上,立体呈现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联系;在视野上,接近政治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在生观上,引导学生积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启发学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努力创造生活之美,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大环境,彰显学科人文关怀,落实过积极健康生活的课程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