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森讲道-约翰福音(二)约翰福音(二)哦,有人请我针对上集说过的一句话,做个小小的纠正。我前面说信经只表示“接受真理”,虽然信经中用了“我真正相信”这个词,但是,它只表达出“接受”的意思。并没有办法传达出“信靠”和“顺服”的含义。而且,虽然用了“真正相信”这个词,但只是表示“接受”。你们应该了解这两者的差别。我信耶稣由童女所生,我信耶稣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害等等,信经中并没有传达出真正信靠的态度来。很多人他们会朗诵信经,但他们不会真正信靠和顺服耶稣,这是我前面说讲的意思。现在,我们继续来看在以弗所这个地方发生过的两件事。第一,他们太看重施洗约翰。不是写福音书的约翰,而是施洗约翰。施洗者这个名词,其实只是别人给他所取得一个绰号。在这个绰号当中所包含的意思,像是有丢入、浸入、或是沉入等等。在圣经使徒行传十九章这里告诉我们说:当时以弗所有一群人,他们要追随施洗约翰。保罗纠正他们说:施洗约翰要你们相信在他之后来的那位。可是,却还是有人要追随施洗约翰,这群人也许叫做约翰派等等。人们常常会想出一些名称来,像是路得会、卫理公会,千万不要使用这些名称。我们是基督徒,我们只要用基督徒的名称。但是,这群人追随施洗约翰,所以,约翰写福音书来纠正太看重施洗约翰的这种错误观念。他每次提到施洗约翰,都把他的地位拉低。他说:施洗约翰不是光,他只是指向光;他说:施洗约翰没有行神迹,他不断地把施洗约翰的地位拉低。他说施洗约翰自己也说过,他必升高,我必衰微;他是新郎,我是伴郎。所以,约翰福音其实是纠正了当时这些人太看重施洗约翰的错误观念。约翰福音希望能够瓦解这个追随施洗约翰的团体。现代也有这样的团体,比如像是牛津团契等等,又称为道德重整协会。这种团体很类似于施洗约翰的悔改事工,重视道德操守,可是,其中却缺乏基督教的真理。他们的宗旨是整顿人的道德持守,可是,却不强调圣灵的能力,而且呢,也不像早期那样重视主耶稣的救赎。这些团体他们的宗旨是:人有可能具备崇高的道德,强调悔改。在以弗所追随施洗约翰的那群人,有点像是这种团体。可以说他们是一直都太看重施洗约翰。可是,更严重的是这些以弗所人太看轻耶稣。施洗约翰曾经说过关于耶稣的两件事:第一,他是上帝的羔羊,要除去世人的罪;第二,他将用圣灵为人施洗;我们必须要传讲这样的信息。因为光是讲除罪的话,人仍是空虚的。这很危险,也很可怜。很多人罪孽已经被除去,可是他们却没有受到圣灵的洗,所以呢,他们不能享受罪中之乐,也不能够享受天国之乐。难怪每个礼拜到教会都自称为很可怜。因为那种处境实在是很可怜,你们认为对吗?你的罪全被除掉了,现在不能享受那些罪了,你里面是空的,只在表面上恪守道德规范,这不是耶稣的本意。耶稣不是要倒空你的生命,而是要充满,但他必须先除掉坏东西,才能放好东西进去。施洗约翰说:这他办得到,但我办不到。我只能用水给你施洗,洗净你过去的罪;但我无法改变你的未来,只有耶稣可以,他们太看轻耶稣了。希腊哲学对于基督徒的想法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希腊人将现实分成两个部分,而且两者不能并存,这两个部分就是物质和属灵。教会仍然饱受这种影响之苦。其实物质的东西可以是属灵的。希腊人分成暂时和永恒,又分成神圣和世俗,这一点是最危险的。我不准基督徒说:我有一份世俗的工作。我会说:你错了!不管做什么工作你都是在全时间事奉上帝,但是,我们都分成神圣和世俗。因为希腊人分成物质和属灵,所以两者不能并存。伯拉图说:属灵层面比较真实,亚里斯多德说:物质层面比较真实。他也是第一个教导进化论的,这两个人他们认为这两者无法并存。所以在耶稣身上也无法并存,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他们认为耶稣不可能同时是人又是神,因为在希腊人的想法中这两者不可能并存。他们认为天和地不可能并存,属灵和物质不可能并存,神和人不可能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于是,发展出几种想法来。但是,问题是在他们看来,耶稣到底是神还是人呢?有些人说:他的神性大过人性,甚至说:他从来就不是人,只是以人形出现而已,我们称这种异端为幻影说。幻影就是幽灵。他们相信耶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