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3主辅顺槽工作面锚索支护流程变更安全技术措施编号:SGT-C-2011-21-CS-06单位:连采一队队长:编制:朱福生日期:2011-04-04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审批栏总工程师:分管领导:技术副总:掘进副总:安管办:调度室:采掘组:质量组: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22303主辅运顺槽巷道高度及锚索支护方式变更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22303主辅运顺槽已掘至101联巷,即将掘进102联巷。从工作面现场状况看,煤层厚度为2.5m—2.9m,煤层顶底板夹矸增厚(夹矸坚硬,设备耗损严重),煤层逐渐变薄。同时,根据现场锚索支护情况,22303主运顺槽从101联巷口起至掌子头区段,锚索初涨力基本在15-20MPa,不符合矿上所规定的支护质量要求;辅运顺槽则个别锚索初涨力不符合要求。针对这种情况,4月2日早班,我队利用锚索对顺槽顶板岩性进行了8m深度的探测,初步了解辅运顺槽顶板5.4m以上、主运顺槽顶板4.7m以上为软砂质泥土、泥岩及黄土层,锚索锚固段大部分位于该层,锚固效果尤为不明显。故根据顺槽煤层赋存条件,以及顶板岩性、锚索现有支护效果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队特进行主辅运顺槽巷道高度及锚索支护方式变更,并为保证安全施工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二、22303主辅运顺槽巷道高度及锚索支护方式变更1、22303主辅运顺槽巷道高度变更22303主辅运顺槽巷道高度原设计为3.4m,后变更为辅运3.1m,主运2.9m。现由于从100联巷起,主辅顺槽掘进段煤厚逐渐变薄,并基本稳定在2.5—2.9m,造成顺槽掘进割岩量增加,设备耗损严重;同时由于掘进段夹矸较厚,而且较为坚硬,严重影响顺第4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3页槽掘进进度和22303切眼工作面布置安排,故为了减少割矸量,减缓设备磨损,提高掘进安全水平,同时提高掘进进度,我队根据22303主辅顺槽巷道基本情况,将22303主辅顺槽巷道高度进行变更:即22303主辅运顺槽沿顶沿底掘进,严格保证工程质量。2、锚索支护方式变更(1)根据4月2日早班8m锚索探顶板岩性,暂将22303主运顺槽锚索由Φ17.8*6500mm更换为Φ17.8*5000mm,将锚索锚固段深度定位于3.3m-4.8m的中细粒砂岩和泥质砂岩区域,避开4.7m以上的软砂质泥土、泥岩及黄土层;辅运顺槽在未发现锚索初涨力达不到要求或岩性发生变化情况之前,仍暂使用Φ17.8*6500mm正常支护。(2)主运顺槽锚索支护形式由每排两根、每两米一排,变更为每排3根加W钢带,每两米一排。(3)22303主辅运顺槽掘进,每10m探一次顶板岩性,并每班至少抽查两根锚索,检查其初涨力情况。根据顶板岩性及当班锚索的支护质量情况,及时变更辅运顺槽现有的支护形式(以主运顺槽支护方式为准),同时进一步优化主辅运顺槽相应的支护方式。(4)主辅运顺槽掘进段顶板破碎,或遇到构造时,各生产班组严格执行短掘短支安全技术措施,锚索队则需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补强支护。三、风险评估1、顺槽掘进,割顶割底,割矸量增加,易耗损设备。第5页共13页第4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3页2、锚索支护质量不合格,易导致顶板失稳,造成事故。3、支护不及时,空顶时间长,造成顶板冒落。4、顶板破碎不稳定,容易冒落,造成顶板事故。四、安全技术措施1、22303主辅运顺槽沿顶沿底掘进,减少割矸量,减缓设备磨损,并严格保证工程质量。2、当顶板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时,各生产班组严格按照短掘短支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循环进度。锚索支护按短掘短支安全技术措施相关要求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3、根据4月2日早班8m锚索探顶板岩性,暂将22303主运顺槽锚索由Φ17.8*6500mm更换为Φ17.8*5000mm,辅运顺槽在未发现出锚索初涨力达不到要求或岩性发生变化情况之前,仍暂使用Φ17.8*6500mm正常支护。主运顺槽锚索支护形式由每排两根、每两米一排,变更为每排3根加W钢带,每两米一排。4、做好顶板岩性探测(每10m探一次顶板岩性),当顶板岩性发生变化时,及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