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CNG加气站压缩机设备选型254压缩机机组的选择需要注意技术和经济性两方面的问题,尤其要注意从整站建设的角度对所选机组的经济性进行衡量。1.技术方面应注意的要点(1)选择有、油润滑还是无油润滑压缩机毋庸置疑,无油润滑压缩机对气体的油污染是最小的,合理的选择应该是采用无油润滑压缩机;但由于国内自润滑材料的制约,要实现可靠性较高的无油润滑尚不成熟,虽然十多年前就有厂家进行过尝试,终究由于国内材料基础等多方面原因又恢复到有油润滑方案。从目前来讲,建议企业以可靠性为主选择有油和少油润滑压缩机,因为即使选择了无油机,由于建站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仍然需要在加气站中配置相应的干燥、分离设备,无法节省投资;相反会由于无油压缩机本身成本更高、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均高于有油润滑压缩机,而增加建站成本,甚至出现关键体填料、活塞环过早破损的情况。(2)选择水冷、风冷还是混冷压缩机这方面的选择,不同地区的厂家和企业最为关注,也是争论最为激烈的。客观地讲,冷却方式对于压缩机而言不存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差异,我们更关注的应该是哪种方式更适用。虽然风冷方式一直被多数人认为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主要是因为CNG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高,给冷却器的设计、制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显得它有先进性,但国内已有中石化江汉三机厂等单位借鉴原有引进的大型天然气压缩机组技术成功制造出全风冷橇装cNG压缩机组,为广大的北方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参考文献中作者通过国内外多种压缩机的实际运行得出的结论是具有代表性的。作者认为,要消除水冷机组的固有弊病,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全风冷机组。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有的企业认为,水冷机组的冷却效果要好于风冷机组。但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实际上是片面性的:CNG压缩机在国外发展已有70多年历史,从最初的水冷、风冷两种冷却方式并存,演化到现今的绝大多数为风冷,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国外成熟的机组技术更倾向于采用风冷,排气温度不存在过高的问题;第二,国内因为最初没有引进压缩机设计技术,而是一些厂家依托自身的高压空气压缩机技术进行改进设计的,并未针对天然气介质专门进行优化选择,造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效果,同时某些厂家出于自身产品宣传的需要过分强调水冷机组的表面好处,却有意回避了水冷机组的许多不足:结垢、腐蚀、增加运行成本等。因而造成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国内压缩机组选择上的一些观念误区。可以证明,即使在南方选择全风冷机组也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CNG压缩机的压缩介质为纯度较高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占90%以上)其压缩因子一般为1.29,远小于空气的1,4。这样,在压缩机设计过程中每级压缩之后排温就远比压缩空气时小,一般厂家在设计时限定每级排气温度(不经过冷却)小于160℃,而在实际设计中往往只有140℃左右,有的压缩级甚至不到100℃。所以,从热力学的角度讲,CNG压缩机的设计是非常保守和安全的。而且,用户们也不必要关心压缩机的每一级的排温,而只需要知道最后一级的排气温度就可以了。最后一级的排温对机组排出的压缩天然气的影响又有多大呢?用户最关心的是排气量,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一下排气温度对排气量的影响:一般地,全风冷压缩机组最后一级排温高于环境温度10-12℃,极端一点,假设环境温度为39℃,那么压缩机的最终排气温度将达到51℃(尽管这种工况不多见,但我们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假设同时运行的水冷机组最终排气温度为40℃,而其他参数的影响不计(近似计算)。针对最后一级压缩而言,适用气体过程方程:pV=mRT在排气压力p均为25MPa时,可知压缩气体容积y与排气温度r成正比,则在同样气缸工作容积下,实际压缩气体容积流量与温度r成反比,即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V水冷/V风冷=T风冷/T水冷=(273+51)/(273+40)=1.035即大约仅比水冷机组40℃排气温度时容积流量减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