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年月日1课题27岳阳楼记班级学科八(2)语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感受品味并积累形象丰富的语言。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学习范仲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教学重难点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学情分析及课前准备PPT教学活动设计一、检查翻译情况,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二、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三、研讨写景内容,学习作者顺理成章的构思方法。(一)学生从文中找出写景在句子。第二段,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第三段,描写悲凉凄惨情景的句子:“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第四段,描写阳光灿烂的画面:“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二)描写景物都能抓住具体情境。前面的写景是为了导出后面抒情议论,从而突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第二段欣赏】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第三段欣赏】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第四段欣赏】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磨市中心学校备课表备课时间:年月日2风”的挥洒自如。四、研读第五段内容要点,结合个人的经验,品味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学习篇末点题的写法。【问题导学】1、末段“二者之为”指的是上文的哪两种心情?上文提到的或悲或喜的两种览物之情,即第三段末和第四段末提到的心情。2、“以物喜”和“以己悲”,指上文的什么内容?指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即情绪随外物变化和个人得失而高低波动。2、作者说的“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根据上下文判断,“进”和“退”分别指什么?“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含义?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