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m厚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一次性摊铺施工工艺研究技术报告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一、项目来源………………………………………………………………1二、项目介绍………………………………………………………………1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四、国内外研究现状………………………………………………………3五、研究的主要内容………………………………………………………3六、研究的方法和路线……………………………………………………4七、研究过程……………………………………………………………5(一)ATB-30结构的特点……………………………………………5(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7(三)拌合及运输工艺…………………………………………………21(四)摊铺与碾压技术…………………………………………………25(五)施工注意事项…………………………………………………40(六)质量控制要点…………………………………………………42八、技术成果………………………………………………………………43九、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44十、参考文献………………………………………………………………44附件1、用户证明2、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3、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报告及相关试验检测报告一、项目来源目前,我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路面基层采用半刚性基层。这种基层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干缩和温缩的特性,因而使沥青面层不可避免的产生反射裂缝,从而导致雨水渗入基层,又不能及时排出在重交和重载的作用下,基层产生动水压力冲刷基层,造成唧浆。为了防止反射裂缝的形成,缓解高速公路重载交通下的动水压力,解决渗水对基层和路床的损害,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我国开始应用推广以沥青稳定碎石为代表的柔性基层。2010年我公司承建的天津市国道112线高速公路39标,在沥青路面结构层中,采用12cm厚的ATB-30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结构设计,其厚度已经到达规范规定的极值,且集料粗、粒径大,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存在极大的难度。我们正是以此项目为依托,从施工的角度出发,着力解决在沥青生产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我们在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成功立项,项目编号为2010—04。二、项目介绍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天津段)是天津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天津段)起于汉沽区大神堂以西,与在建的海滨大道高速公路相交,止于武清区石各庄,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和拟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三线,全长95.1公里。在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中,国道112线高速公路是北京公路规划中的大外环,也是天津与石家4cmAC-13胶粉改性沥青7cmAC-20胶粉改性沥青12cmATB-30沥青稳定碎石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透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庄、保定以及天津城区与宁河、汉沽联系的快捷通道,对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高速公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8车道设计。路面结构形式详见图1。图1112线39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量快速增长,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也随之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大部分采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半刚性基层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承重力高、热容量小与沥青面层的粘附性能差,尤其是干缩、温缩的影响,使得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尤为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寿命,缩短了高速公路的运营周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应用推广沥青稳定碎石为代表的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应力扩散能力较强的裂缝自愈能力,还能保证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层间连续、降低沥青层内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表现出施工速度快、维修养护费用低、设计使用年限长等优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大粒径ATB混合料的生产配比、拌合运输、摊铺碾压、质量检查等方面的控制,优化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施工成本,为今后的类似施工积累一定的经验。四、国内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