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文件要求,201x年8月底,我x印发了《xx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经过自查、摸排、整改及督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行署发力、重拳治理、坚决取缔幼小衔接机构201x年9月,x行署组织召开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12月3日召开了全x学前教育推进会议,会上要求: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开设学前班、幼小衔接班。强调xx境内不允许专门的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的存在。规定凡是招收半日制或全日制学龄前儿童的机构,必须办理办园许可证。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的,引导其申报注册正规幼儿园、规范办园;达不到申报标准又无法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按照无证幼儿园坚决予以取缔。会后各县县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迅速行动,开展了对校外培训机构、幼小衔接机构、无证幼儿园的治理整顿工作。近一个月的大力治理,让曾盛极一时的幼小衔接机构在x安大地上销声匿迹,这为正规幼儿园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确保治理效果,2020年4月初,按照行署的要求,x教育局持续发力,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和《致全x幼儿家长的一封信》,利用各种媒体、网络积极向社会、老师、家长宣传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学习、走进社区街道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通知》和《一封信》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家长手中,半个月内网站浏览量达x万人次,起到了宣传家长,凝聚全社会共识的作用。二、健全机制,督查跟进,稳步推进小学化治理工作各县县市制定了“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设置专门的举报监督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并将幼儿园“小学化”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项治理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相结合,建立定期督导与报告制度,摸排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将结果纳入各幼儿园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xx县举办了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对存在“小学化”问题的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单,对没有及时整改的10所幼儿园,下发通报,并约谈园长;xx县发文制止超范围使用教材,规范幼儿园教材的科学选用,组成专项治理工作组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小学化”倾向园,发现一所治理一所,形成73所注册民办园“一园一案”的整改意见,同时取缔无证办园3所、注销有证园1所;科右中县组织召开了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推进会议,成立4个督导小组,利用9天时间,对全县67所各类幼儿园(含未注册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实地督查和网上督评;突泉县分管局长带队组成督查组,对全县各级各类民办幼儿园进行排查,对督查中发现问题的12所幼儿园进行了全县通报,限期整改,教育局与登记注册的90所民办幼儿园园长签订了办园行为承诺书,如出现“小学化”现象将取消办园资格。截止2020年8月,x教育局在各项检查中,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2所x级示范园给予了限期整改的处理,8所普惠园给予了取消其普惠资格的处罚。经过督查治理,各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得到明显遏制。三、启动课改,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取代小学小学化治理多年,但成效一直不明显,一是家长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过度焦虑;二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小学化只在民办园、农村园有,公办园不存在。其实小学化有显性、隐性之分,提前教拼音、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小学化,是显性的小学化,容易发现和治理;而公办园的那种以预设为主、以教师教为主、以室内集体教学为主的学科教学模式,是教学方式的小学化,是隐性的小学化,也必须改变。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体验、感知,在游戏和生活中探索学习。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会让孩子提前厌学,后患无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鉴xx游戏教育模式和xx课改实践,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倡导自主游戏的开展,倡导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