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应泳丽;季清芬;虞平秧【摘要】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患者较术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适应证、精细操作、护理配合是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5(030)024【总页数】2页(P2258-2259)【关键词】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作者】应泳丽;季清芬;虞平秧【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1],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引起髓核突出,髓核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及切口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2013年1-12月,本院脊柱外科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腰部或患侧下肢持续放射性疼痛,术前影像学资料检查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L2~31例,L3~46例,L4~5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下侧入路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1.2手术方法患者清醒状态下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贴膜;正侧位透视定位,患侧腋后线髂脊旁开2cm进针,皮内、浅筋膜、深筋膜逐层麻醉注射局麻药10mL;在C臂机侧位透视下引导进针、导针进入相应椎间孔注射局麻药20mL;沿穿刺针放入导丝,取出注射器,沿导丝开口,针尖进入相应椎间孔下侧,C臂机确认,逐步更换5mm、6mm、7mm、8mm磨钻经椎间孔达椎管中央后缘。建立工作通道,接摄像头、光源及生理盐水冲洗通路,探见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处,用髓核钳夹出髓核组织,射频消融部分增生组织,止血,神经根变为松弛;探查侧隐窝、出口根未见压迫,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神经根滑动好,患者下肢疼痛消失;冲洗切口,未见活动性出血,沿冲洗通道注入玻璃酸钠20mg,退出工作通道及器械,粘敷贴;留髓核组织送病理检查。1.3结果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持续1~2h,术中无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较术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2手术配合及护理2.1术前配合2.1.1术前访视术前1d手术室护士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前各项检查结果,说明手术注意事项,讲解手术过程及手术成功率等;由于患者是在局麻清醒下完成手术的,患者术中配合尤为重要,提前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措施等,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1.2物品准备手术安排在多功能骨科手术床,准备好C臂机、电刀、吸引器、射频刀、内窥镜系统并检查其性能;准备好椎间孔镜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椎间孔镜和射频消融电极、定位针、穿刺针、抓钳、髓核钳、环锯、枪状咬骨钳、篮钳、导管扩张鞘等;其他还应准备:利多卡因、3L袋生理盐水、薄膜贴、洁净袋、C臂机套、镜头套、侧卧位专用垫等。2.2术中配合2.2.1巡回护士配合2.2.1.1安置患者体位认真核对患者各项信息,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路,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在患者健侧受压部位(如肩部、髂前上棘、膝部、外踝等部位)贴褥疮贴以保护皮肤,防止压疮发生[2];取健侧卧位:帮助患者移动体位,病变部位对准腰桥,90°健侧位卧于多功能手术床上,并在腰部垫软枕,使腰椎间隙尽可能伸展、充分暴露视野,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髋部髂骨托弹力绷带固定。2.2.1.2仪器设备摆放椎间孔镜、C臂机摆放于患者健侧,便于医生操作和观察,正确连接各导线、调节冷光源及射频消融仪的功率(25W左右);3L袋生理盐水悬挂于患者头侧;器械台置于患者健侧与手术床呈锐角,便于器械护士取放器械。2.2.1.3观察病情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