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摘要:阅读能力的养成对于幼儿一生学习及完整知识体系的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捷径之一就是绘本阅读。绘本阅读对于幼儿语言的表达表述、书面语言的发展以及社会性进程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绘本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选择上需要更多的考虑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指导方式策略上讲究五大领域的有机整合,激发幼儿阅读活动的兴趣,为幼儿绘本阅读提供多感官感受的机会来进行高效指导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吸取精神食粮的重要手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我们人人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非常重要。大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学习的敏感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多种途径或策略促进幼儿口语和书面语言甚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绘本是通过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是文字和图画的结合体,但它却不是简单的“文字+图画”,而是以“文字x图画”的模式存在的。图画旁边加上适当简短的文字作为解说,可以让大班幼儿更加具体理解绘本内容,图画的插入也使得文字更加生动不至于苍白无力难以理解,绘本阅读拓宽了孩子们无边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天真烂漫的国度里尽情的享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然而在绘本阅读的教育活动中如何有效的对大班幼儿进行指导呢?一、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选择绘本1、绘本要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5-6岁的幼儿思维发展水平较之前的幼儿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他们的思维虽然渐渐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但还是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色彩鲜明,画面丰富的绘本,字的要求上可以适当的较小中班的多一些。故事中的角色要富有童趣,特征明显,能够激起幼儿继续往下看的好奇心,并且能够自如的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自编故事内容并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进行地讲述。我们本学期往阅读区中投放了许多绘本,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月亮你好吗?》、《匹诺曹》、《花格子大象艾玛》等等。其中我们选择了艾玛的系列绘本作为大班的主题,根据艾玛的系列绘本为载体,向五大领域延伸。故事中艾玛的形象奇异特别且富有童趣,深深地吸引了幼儿,为幼儿们所喜爱。2、内容贴近大班幼儿生活经验绘本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生活中所常见的,或易为幼儿所理解所接受的,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绘本内容为幼儿所熟悉,就很容易激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从而引起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以此来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大班进行的绘本阅读《艾玛打雪仗》,因为在先前我们有进行过户外活动打雪仗的游戏,幼儿玩的很开心很尽兴,当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艾玛打雪仗》时,孩子已有了很好的实践经验,活动过程中参与度高涨,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很好。二、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增加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教师在与大班孩子们进行绘本阅读时,并不是简单的将一本书拿来枯燥的讲述,而是要从孩子们年龄特点和发展来出发,将绘本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策略吸引孩子注意力,促进孩子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1、利用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遮住部分关键文字让幼儿根据画面大胆猜测并进行想象。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情节及发展等调动已有经验,加以推理思考,建立起故事前后的联系。以画面内容猜测文字大意,用文字补充画面意思,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指认文字,提升幼儿对阅读理解的感受能力。我们大二班部分幼儿已认识很多字,能力强的幼儿基本上可以独自完整的看完一本书。在一次绘本阅读活动中我选择了《汤婆婆的汤》这个绘本,它讲述的是一个由汤婆婆送汤引发的有趣故事。一大盆香喷喷的汤引来了老鼠,猫,狗,狗和警察……大家你追我,我追他,又引来了菜婆婆……汤婆婆完全没有想到送汤会引出一幕闹剧,幽默诙谐的故事非常有趣味性。我在遮盖部分文字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