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前三季度网格化管理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深化。一是规范网上公开。建立完善了精简行政权力事项长效机制和权力动态调整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指导机构改革、机构职能调整的单位,及时依据“三定方案”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对取消或调整的270项行政权力事项在网上更新,确保权力公开全面、准确。二是狠抓网上处罚。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自由裁量标准,印发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组织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专项督查3次。截至目前,自由裁量标准数据库标准由原有2066条增至4106条,25个执法部门373件处罚案件实现网上运行,实现了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由“单位全覆盖”向“事项全覆盖”突破。三是拓展系统功能。在区文旅局试点,完成格式化文书制作、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案件电子归档等新功能建设。全市率先建成“网上处罚公示平台”,首次全面公开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实现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实时公开,行政处罚行为更加透明、规范。(二)政务公开进一步深化。一是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网上公开质量,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督查,印发督查通报9期。指导14个街道办事处、46个政府部门全面完成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工作。截至9月20日,全区公开政府信息7989条,处理依申请公开和投诉15件,信息公开量持续保持中心XX县区第一。二是加快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明确了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展现形式、功能设置和页面设计,初步建成了集网民留言、意见征集、新闻发布、问政观察、信访受理、统计监督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问政平台系统,开通了“有话问区长、问局长,网民留言回音壁,市民话题”等特色栏目,系统在进行功能测试。组建网络发言人、系统管理员、问政观察员队伍,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区的网络问政工作网络。制定了网络发言人制第1页共4页度、网民留言办理反馈制度、市(区)长信箱、市(区)长公开电话办理反馈制度、网上信访办理反馈等配套制度,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10月底平台上线试运行。三是规范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运行。会同市经济信息中心、区民政局和区统筹局进行平台升级培训,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系统、民主投票系统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员队伍素质。在新鸿路、八里庄、西北路社区试点,探索城市社区信息公开标准化、社区管理民主化、公共服务特色化的新模式,促进社区民主自治。印发了《XX县区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管理维护人员工作补贴发放办法》,拟订《XX县区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目标考核办法》,规范平台运行。1-9月,全区94个社区公开各类信息43000余条,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工作保持全市领先。(三)政务服务品质再上台阶。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巩固“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区烟草专卖局、区食药监局等市属部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顺利完成。会同区法制办、区监察局开展3次审批事项办理情况专项督查,不断完善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推进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三集中”,实现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双百目标”。截止9月20日,中心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911139件,即办件774468件。二是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探索推行多个部门同时审材料、同时看现场的“联审联办”制,建立XX县区音乐公园综合审批服务队伍,为入驻商家开业审批提供靠前服务。深化政务审批服务平台特色功能运用,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上下联动审批工作,实现审批平台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呼叫热线”作用,通过热线呼叫、网上咨询、网上预约、政策发布、互动宣传五大方式服务企业。定期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活动,集中年检536户、专题培训240人、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切实贴近民生,服务于民。四是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新鸿路、保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式”服务试点工作。召开现场会,启动全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第2页共4页“一窗式”服务工作,提高基层服务窗口办事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再上台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