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循环钻机施工技术交底接收单位编号工程名称保通路上下匝道桥日期一、使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保通路上下匝道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二、设计情况:本工程钻孔桩基础总桩数为72根,上匝道桥34根,桩径1.5m。下匝道桥38根,其中桩径1.5m的29根,桩径1.3的9根。下匝道12#墩-15#墩处下有一现状DN400燃气管,埋深2-4m。三、交底内容:钻进的施工工艺见下图:3.1.施工准备3.1.1先清除地表杂物,整平场地,如遇软土,必须进行处理,确保钻机安放平稳牢固,在施工钻进中不产生偏斜。3.1.2要求在埋护筒的位置必须用黏土分层夯实。3.2.施工放样:3.2.1技术人员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对桩位逐桩复核,形成测量交接桩记录,符合要求后由技术人员报监理单位复核。3.2.2于桩位四周埋设十字护桩,且十字护桩需高出护筒顶面,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钻进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3.3•护筒制作和埋设要求2所施工孔径20-40cm。3.3.2采用振动锤埋设护筒,首先在桩位处挖出深1m的浅坑。再利用振动锤夹住护筒吊装到位后直接振动压入土中。3.3.3护筒埋设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并高出施工地面0.3m。3.3.4护筒的埋设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岸滩上、黏性土、粉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lm。3.3.5护筒埋设时周边必须用黏土分层夯实。3.3.6护筒顶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cm,斜度为1%。3.4修建泥浆池、沉淀池:3.4.1沉淀池和泥浆池,应根据场地合理布置,每一个泥浆池的位置均由项目部指定开挖,严禁随意开挖。3.4.2护简埋设后,在桩位处浇筑20cm厚混凝土作业平台,采用暗管法布设泥浆管路,注意预埋泥浆通道。3.4.3泥浆制备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采用膨润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02〜1.06,粘度控制在16~20(Pa.s),含砂率<4%,胶体率控制±95%,酸碱度(PH值)8~10,其测定用泥浆相对密度计测定,粘度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含砂率采用含砂率计测定,PH值用PH试纸检测。试验泥浆的全部性能指标,在钻进中要定期检验并填写泥浆实验记录表。泥浆经过滤、沉淀后流回桩孔内,保证泥浆循环。出浆池、沉淀池通过沟槽连通,利用泥浆泵向外排渣,桩孔上层的泥浆经事先开挖好的沟槽流入沉淀池。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沉淀后运至指定的位置。3.4.4在钻进过程中当发现坍孔现象时,立即加大泥浆比重。3.5.反循环钻钻孔施工3.5.1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3.5.2钻孔前,按照每根桩钻进技术交底书写在板面上挂设在钻台上。3.5.3钻机就位:3①安装钻机时要求机位平整,支垫平衡,杜绝偏位与沉降,钻机项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偏差控制在2cm内。②钻机就位后,需经测量人员复测桩位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并再对钻孔机械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主要包括钻头直径、钻杆倾斜度、底座和顶端平稳性等。3.5.4开钻时宜低挡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1米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使用反循环钻机钻孔,应将钻头提离孔底20厘米,待泥浆循环通畅后方可开钻。3.5.5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3.5.6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3.5.7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3.5.8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报项目工程部人员检验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提钻、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3.6.清孔方法采用泵吸式、气举式等方式进行置换泥浆清孔,向孔内注入经过处理过的泥浆,换出孔内含悬浮钻渣的泥浆。由现场试验人员测试清孔后的泥浆指标,确保孔内排除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g/m,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摩擦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柱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3.7.成孔检测标准3.7.1孔型、孔深和孔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桥桩基为摩擦桩,要求桩底进入持力层10-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小于1・5m,钻孔桩清底后,沉淀层厚度不得大于10cm。但在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