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答案】D23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题给条件,“O2(PtF6)为离子化合物,Pt为+5价”可知“O2”整体显+1价。F无正价,O有正价,A选项错误;1molO2参加反应转移1mole-,B选项正确;题述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2作还原剂,C选项错误;题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D选项错误。答案:B4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通过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目信息可知,SO2转化为固体S,S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S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则MFe2Ox为还原剂,故A、B项错误;MFe2Ox为还原剂,反应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化合价变化,有2y-2>2x-2,即y>x,故C项正确;反应物为MFe2Ox和SO2,反应前没有单质参加,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SO2没有发生置换反应,D项错误。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被氯气氧化的产物应为N2和CO2,1molCN-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故处理含0.1molCN-的废水,转移的电子为0.5mol,理论上需要消耗0.25molCl2,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5.6L,故只有C项错误。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情况与计算能力。反应前n(NO-3)=4mol,n(H+)=5mol,n(Fe)=1.5mol。先发生反应:NO-3+4H++Fe===NO↑+Fe3++2H2O,Fe和NO-3过量,H+全部反应,故消耗的NO-3为1.25mol,生成的n(NO)=1.25mol,n(Fe3+)=1.25mol,剩余0.25molFe继续发生反应:2Fe3++Fe===3Fe2+。消耗Fe3+0.5mol,剩余的Fe3+为1.25mol-0.5mol=0.75mol,该反应生成0.75molFe2+。选项A没有指明NO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A项错误;最终溶液中Fe3+与Fe2+物质的量相同,且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故其浓度之比为1∶1,B项正确;因第一个反应消耗1.25molNO-3,即剩余4mol-1.25mol=2.75molNO-3,但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不能计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C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钾、硝酸钾等,D项错误。答案:B7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将NaClO3还原为Cl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12O6+24ClO-3+24H+===24ClO2↑+6CO2↑+18H2O,葡萄糖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则消耗1mol葡萄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6=24mol,本题选C。答案:C8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该反应中Ag+为氧化剂,NaH2PO2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设氧化产物中P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得,4×(1-0)=1×(x-1),解得x=5,所以氧化产物中P为+5价,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g++H2PO-2+2H2O===H3PO4+3H++4Ag↓,氧化产物为H3PO4,本题选A。答案:A9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学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能力及计算能力。分析整个反应过程可知仅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即Cu→Cu2+,HNO3→NaNO2,51.2gCu为0.8mol,共失电子0.8mol×2=1.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NO3→NaNO2得1.6mol电子,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由Na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产物NaNO3为0.2mol,A正确;常温下,Cu能与浓硝酸反应,B错误;部分NO2会转化为N2O4,而N2O4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C错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O3)2、NaNO3是氧化产物,NaNO2和氮的氧化物是还原产物,D错误。答案:A10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A.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I->Fe2+>Br-,A正确;B.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碘离子先被氧化,即碘化亚铁是1mol,所以溴化亚铁中亚铁离子是3mol,则溴化亚铁是3mol,B错误;C.当通入2molCl2时,碘完全被氧化,亚铁离子有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