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模型研究作者:李垚胡涌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4期摘要:为探索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的方法与路径,以《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试行)》为依据,在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以及量化评估指标,构建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可供我国相关评估机构和高校参考。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项目;评估指标;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作者简介:李垚(1986-),男,彝族,云南武定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武定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83)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14-03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办学理念与办学条件还不够成熟,同时高校自身也没有较为权威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办学项目进行系统化考核。虽然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项目评估方案,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出台的评估方案中,一部分评估指标难以量化,同时未给出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这给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及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从中总结出能够进行量化考核的评估指标,并结合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现状,构建出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图,附上了所有评估元素的权重值,以供我国相关评估机构参考。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要素分析1.问卷设计本文所选择的项目评估的对象面向全国所有高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多集中于211、985类院校。在211院校中,有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从机构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环节对合作项目进行整体评估。而985院校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从专业设置、机构定位、机构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合作办学项目进行系统性评估。龙源期刊网通过参考《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和与之相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体系的各类文献,并结合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应当涵盖下文所述几个层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之后,向20位专家及学者发放问卷,对专家的反馈问卷进行反复的分析与总结,最终确定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2.评估指标体系要素分析(1)教育层面。分为教材合适性、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监控3个二级指标。1)教材合适性。符合教学大纲、引发学习动机、信息内容正确、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对象明确等5项作为三级指标。符合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是否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引发学习动机:学生是否能通过教材的学习提高对此专业的兴趣。信息内容正确:信息内容是否正确。教材内容丰富:教材的内容是否涉及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前沿知识。教学对象明确:教材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否针对特定领域的学生。2)师资队伍建设。师生人数比、学历水平、教师培训、科研水平、学生满意度这5项作为三级指标。师生人数比:项目合作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历水平:教师中博士及以上的各自人数所占比例。教师培训:高校是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科研水平:教师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及个人所获奖励。学生满意度: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课题教学的总体认可度。3)学生监控。专业课总学分、学科总学分、企业实践考核、行业就业率4项作为三级指标。专业课总学分:学生专业课总学分。学科总学分:学生所有课程的总学分。企业实践考核:全面考核学生的个人能力。行业就业率:观测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比例。(2)项目合作层面。可以分为: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可行性、项目经营、项目风险测评4个二级指标。1)项目基本概况。分为数据正确性、权威性、审查及更新这3个二级指标。数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