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高中化学《原电池》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2.食品保鲜所用的“双吸剂”,是由还原铁粉、生石灰、氯化钠、炭粉等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可同时吸收氧气和水,起到抗氧化和干燥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双吸剂”中的生石灰有吸水作用B.“双吸剂”吸收氧气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C.氯化钠的作用是作电解质,传导离子构成回路D.炭粉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2O4e4H=2HO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4.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C.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7.用铜片、铁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是()第2页共11页A.+-Age+=AgB.-2+Cu-2e=CuC.+-3Fe-3e=FeD.+-2Fe-2e=Fe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装置用电流计检验电流的方向B.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用图4装置除去C2H4中少量SO29.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为正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方向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乙醇溶液,LED灯将不会发光10.甲、乙丙三烧杯中均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11页A.甲烧杯中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B.乙烧杯外电路中电子从Cu极流向Fe极C.乙烧杯中SO24向Fe片移动D.乙、丙两烧杯中Cu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1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①Al作正极,2H++2e-=H2↑C.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12.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I-B.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X为电池的正极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均不断减小D.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3-13.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第4页共11页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Cl-移向H2SO4溶液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加适量的Cu(OH)2恢复原溶液(原CuSO4溶液足量)C.装置①②中的溶液内的H+都在铜电极上被还原,有气泡产生D.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二、填空题14.如图是一个原电池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正极材料是_______。(2)写出负极反应式_______。(3)该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周期Ⅰ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③④第5页共11页3⑤⑥⑦⑧(1)请画出元素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⑦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同位素符号是。(3)④、⑤、⑦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4)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5)④、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6)由表中两种元素形成的5核10电子分子常做燃料电池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