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施工技术总结生活垃圾填埋项目目前作为我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中,将越来越普及,同时作为一个较为新兴项目.国家目前还未制订出一套完整技术规范来指导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许多技术难题还处在摸索和探讨之中。本人有幸参与大化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施工管理,对垃圾场填埋项目的工艺流程,系统构成及功能,主要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资料收集,都有了基本了解,特此总结,以供参考。一、项目简介××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西南约4KM处;设计规模80t/天,总库容量77.66万M3,库区最终垃圾填埋标高为195。000M,库底最低标高为161。000M。服务年限2011-2025年,15年;渗滤液处理采用DTRO工艺。日处理规模100t/天。二、垃圾场的主要工作流程垃圾进库→称重→卸车平台→推平压实→生产气体→导气系统→火炬燃烧→产生渗滤液→渗滤液收集管→集液井→(提升泵)调节池兼厌氧氧化塘→(提升泵)→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三、垃圾场的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一>、垃圾项目系统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a)垃圾转运站:包括运输道路,地磅房,卸车平台。b)服务区:办公综合楼,消防水池及供水系统共9页0c)填埋库区:包括:垃圾主坝,副坝1,副坝2,地下导排系统,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系统,截洪沟,填埋气体导气系统。d)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集液井,调节池,浓缩液池,处理设备,厂房。<二〉、各主要构成的功能及做法:1、垃圾坝为取得初始库容,阻隔垃圾外溢,稳定垃圾堆体,有序外排渗滤液和联系集液井通道。做法:浆砌石结构2、截洪沟:截洪沟分永久环库截洪沟和临时截洪沟。永久性截洪沟沿库区环库锚固平台设置,主要作用为截流库区外汇水面积上的雨水和封场后垃圾堆体上的雨水,以免流向库底。做法:浆砌石结构。临时截洪沟沿边坡各中间锚固沟平台设置。主要作用是有组织汇集边坡上的雨水并导入永久环库截洪沟排除场外。当垃圾填埋至各中间锚固沟平台时要拆除,以免渗滤液进入环库永久截洪沟内。做法:在平台外侧用防渗膜沙包品字形堆砌而成,外包HDPE膜。〈三〉、地下导排系统:主要作用是组织收集库底地下水,防止库底积水浸泡后因填埋垃圾而沉陷,引起库底变形,从而破坏上部分防渗结构。共9页1做法: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中详细介绍。〈四〉、防渗工程主要作用为防止垃圾渗滤液外泄,本构成为垃圾填埋场项目中关键工程,也是施工重点及难点.主要做法在分项施工技术中详细介绍。<五〉、调节池兼厌氧氧化塘:作用:由于垃圾填埋库区旱季和雨季渗滤液产生的不均匀,需要设置渗滤液调节池,以减少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规模,并对渗滤液水质作较好的厌氧消化及均匀水质作用。做法:池底边坡修整→防渗工程→面层用混凝土预制板铺设,水泥砂浆勾缝。〈六〉、填埋气体处理系统:作用:有组织的引导排放因填埋垃圾产生的气体至场外后燃烧。做法:在库底及边坡位置(设计要求)安装钢筋笼(Φ6.5@50焊接),高2米,直径1。5米中间安放Φ200PE花管,四周用60#-80#级配碎石填充,花管外露500。导气石笼随垃圾填埋提高而升高。〈七>、渗滤液处理站:作用:通过DTRO工艺设备将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入场区外,最终排入红水河.做法:混凝土框架厂房,设备,管道专业采购安装。〈八〉、集液井:作用:通过渗滤液导排水系统,收集最初垃圾渗滤液,经提升泵抽取至调节池等候处理。共9页2做法:钢筋抗渗混凝土结构。<九〉、消防水池:作用:调节场区消防用水。做法:钢筋抗渗混凝土结构。〈十>、管道工程:作用: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导排途径.做法:主要采用HDPE管,热熔对接连接。四、垃圾填埋场项目主要施工技术要点:通过上述对垃圾填埋场项目各构成系统做法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系统设计结构基本为钢筋混凝土及砖混结构,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主要的施工难点及重点是库区及调节池的防渗工程及地下导排系统工程,无论从施工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及行业的技术标准等,参考资料都很缺乏,目前国家只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作参考,内容很大概。且防渗工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雨季及寒冷天气不能施工.只有通过在实际施工中不断实践与总结,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总结归纳池本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