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B.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km/hC.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是300kgD.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2000W2.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固B.凝华C.汽化D.液化3.小刚看到闪电后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A.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C.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D.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1/17为电能5.下列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虚线框中如果是一种透镜,则应该是凹透镜B.图乙中当金属棒AB左右运动时会产生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图丙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该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进气缸D.图丁中A管能喷出水,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B.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C.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D.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7.孤岛鲜鱼汤是东营的一道特色名菜。在鲜鱼汤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同一炉灶上相同质量的油总比水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油的比热容小②油可以把鱼炸成两面金黄而水却不能,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光2/17高③鲜鱼汤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就是水蒸气④闻到鱼汤的鲜味,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⑤锅内鲜鱼汤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8.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听筒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B.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的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D.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内,待小球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此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关系:mA=mB<mC3/17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D.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A>FB>FC10.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下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V,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10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旋至“1”档,开启化霜能B.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C.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1AD.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为15W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5Ω化功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1.微信语音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进行传播的。手机屏幕上很容易沾上灰尘,原因是。12.东营的路口安装了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警示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转化成电能并储存起来;LED警示灯是用材料制作的。13.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4/17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是。14.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水雾变化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15.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