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三节一、选择题1.(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将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不考虑水的蒸发)()A.氯化钠B.氢氧化钾C.硫酸D.硫酸铵解析:考查电离平衡的移动,溶液pH的计算。A.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温度升高,溶液仍为中性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变大,pH变小,不选A;B.氢氧化钾显碱性,常温下pH为13,升温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不选B;C.硫酸溶液的pH小于1,加热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pH不变,正确,选C;D.硫酸铵溶液显酸性,加热促进水解,酸性增强,pH减小,不选D。答案:C2.(2015·安徽六安模拟)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说明含Fe3+的盐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液比冷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好,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的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解析:A项,物质的溶解过程本身就有热量的变化,NH4NO3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无法说明NH4NO3的水解是吸热的;B项,加热除去KNO3中的Fe3+的原理是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故可说明Fe3+水解是吸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的原理是Na2CO3水解显碱性,热溶液去污效果好,说明碱性强,即Na2CO3水解程度大,故可说明Na2CO3水解是吸热的;D项,醋酸钠水解是醋酸钠溶液遇酚酞显红色的原因,加热红色加深,说明碱性增强,故可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答案:A3.(2015·江西玉山一中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2/7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解析: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A项正确;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项不正确;AlCl3、FeCl3、CuCl2溶液蒸干过程中会促进三者的水解,最终生成它们的氢氧化物,C正确;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D项正确。答案:B4.(2015·福建福州模拟)为了除去氧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过量的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A.氨水B.氢氧化钠C.碳酸镁D.碳酸钠解析:加入氨水和NaOH溶液沉淀Fe3+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H+4、Na+,A、B不正确;加入碳酸镁,消耗溶液中的H+,促进Fe3+沉淀完全,可以达到分离作用,C项正确;加入碳酸钠会使Mg2+生成MgCO3沉淀,D项错误。答案:C5.(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高三期中)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1mol·L-1的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O-3)略大于c(CO2-3)B.c(HCO-3)等于c(CO2-3)C.c(Na+)等于c(CO2-3)与c(HCO-3)之和D.c(HCO-3)略小于c(CO2-3)解析:0.1molCO2与0.15molNaOH反应生成的Na2CO3和NaHCO3各为0.05mol,由于CO2-3的水解能力比HCO-3强,且CO2-3水解又生成HCO-3,因此溶液中c(HCO-3)略大于c(CO2-3)。由物料守恒可知,2c(Na+)=3[c(CO2-3)+c(HCO-3)+c(H2CO3)]。答案:A6.(2015·银川一中)有一种酸式盐AHB,它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现有以下说法: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OH溶液和H2B溶液,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的电离程度;②H2B不是强酸;③HB-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④该盐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AHBA++HB-,HB-H++B2-。3/7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酸式盐AHB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说明AOH的碱性相对较强,H2B的酸性相对较弱,且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OH溶液和H2B溶液,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的电离程度。HAB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AHB===A++HB-,HB-H++B2-。答案:B7.(2015·南通中学)(双选)常温下,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