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尊师求教同学们:在学校我们身边最近亲的人是谁呢?是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在活动中,我们在与老师们的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程门立雪的故事,让我们尊敬师长,理解老师,虚心求教,努力进步!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我们对老师应该虚心诚实,言行有礼,早晨进校见到老师不管是否给自己任课,均应含笑问好、问早。平时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也应打招呼问好,如环境狭窄(楼道、走廊)应向旁边跨开一步。给教师让道,这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尊敬师长,虚心求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