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VIP免费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_第1页
1/12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_第2页
2/12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_第3页
3/12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上)2020年《民法典》第807条吸收了原合同286条,规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主体为承包人,包括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单位等与发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均可成为享有优先权的主体。实践中,由于工程行业的特殊性,工程各个环节,参与者也不仅局限于施工单位,在暂时排除讨论合同相对性的情形下,就工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到底哪些参与者才是优先权主体的“承包人”,学界和司法判决中均存在争议;而承包人(施工环节)的范围到底包含哪些施工参与人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争议。本文主要讨论对优先权主体存在争议的部分。一、勘察方、设计方能否成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主体施工方属于《民法典》第807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从而明确享有优先权的“承包人”,各方均无异议;但实践中对何为承包人的具体范围,各个法院有不同的见解,使得不同的主体最终债权能否得到实现有了天壤之别。学界对此也有两种观点,狭义说认为《民法典》第807条所说的建设工程合同仅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应仅指进行工程施工的承包人,不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的承包人。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工程建设体现为施工方通过材料购置、工程施工等措施将最终劳动物化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行为,优先受偿权的范围也仅限于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费用”。故上述学者认为勘察、设计没有直接物化成建筑物或构筑物,故其对建筑物折价款或拍卖款不享有优先受偿权。学者法官杨永清认为“勘察人员、设计人员的处境也远远比施工工人好,因此合同法所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仅仅针对施工合同,而不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第二种则认为,原《民法典》第788条:“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故结合上下文字面解释,从《合同法》体系上看:1、承包人不仅包括施工人,还应包括工程勘察人、设计人;2、勘察、设计合同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范畴;3、勘察费、设计费同样属于工程价款;4、勘察方、设计方也是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且其参与部分亦属于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认为勘察人、设计人应当同等的享受优先受偿权。对于第二种观点,学者杨遂全及孙科峰做了开创性的分析汇总,即认为应该追本溯源,回归到原《合同法》第286条(《民法典》第807条)的理论基础,即该条的理论基础并非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的“在于保护弱者利益之公共政策”,认为“该规定是为处于弱者地位的建筑工人而设”,应考虑“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理论基础是增值理论,对该建设工程的增值具有贡献的主体原则上均可能成为该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的主体,包括勘察人、设计人、发包方雇请的建筑师、建筑工人、材料供应商、总承包商、分包商、提供资金用于清偿工程债务的出借方等。”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原《合同法》第286条的约定有其时代特征,体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有保护施工人、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价值,但随着实践发展的需要,结合《合同法》条文的体系解释,不应将勘察设计人排除在优先权主体以外,一方面,勘察合同、设计合同确属《合同法》规定的建设工程合同,在此不再赘述;另一方面,参考杨遂全的增值理论,考虑勘察设计人在工程施工中的价值,以及在设计交底阶段性验收过程中的作用,其价值均作用于工程中,没有设计人的参与,很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进度或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设计人和勘察人对工程的“增值”作用;随着智力成果在建设工程中参与的比重越来越来大,勘察人、设计人的智力成果以无形资产物化到建筑工程中,在工程完工时,通过对竣工图的备案报备,使整个工程从勘察设计到最终完成行政上的竣工备案,形成闭环,设计人参与了全过程。根据《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主体范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