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VIP免费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_第1页
1/8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_第2页
2/8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_第3页
3/8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是治疗的第一步,而术后的护理才是我们恢复的关键。本文将为您介绍原位新膀胱术后休息与活动、伤口保护、引流管保护、饮食调理、新膀胱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消除疑虑,希望能帮助您尽快适应。一、休息与活动1、做完手术返回病房后,医护人员会协助您保持正确的卧床姿势。经医生允许后,可由平躺改为半卧位,这样有助于伤口引流。经医生危许辰取半卧位2、卧床期间,您可以在床上活动四肢。家属也可以帮助病人活动、按摩双下肢,医生允许后,每2小时翻身一次。3、若病情稳定,经医生允许后,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发生。下床活动时:家属可先摇高床头让病人稍作休息,再坐于床边,两脚下垂休息片刻,最后在家属的协助下站起稍休息后进行小范围活动。如感觉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活动应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循序渐进。二、术后饮食1、术后早期禁止饮食(也就是说不能吃任何东西包括喝水),医生会以输液的形式为您补充营养。通常等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进食,进食前应经医生允许。2、先少量喝水,术后早期不建议饮用豆浆、牛奶等,以免引起腹胀不适。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可尝试吃无渣流质饮食(小米汁、菜汁、鱼汤等)。之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蛋羹、粥等)、正常饮食。3、恢复正常饮食后的建议如下:it*r丰主、为S•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虾仁、瘦肉、牛奶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防止便秘影响新膀胱功能。•进餐时细嚼慢咽,以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用来代替膀胱的肠道具有消化功能,因此一些盐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严重时会导致血容量下降、脱水等。因此,原位新膀胱术后要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2000〜3000毫升,适当增加钠盐的摄入。医生会指导病人调整饮水量和摄入盐量,调整并不复杂,不用过于担心。•避免刺激性饮料和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免影响术后恢复。细嚼慢咽•术后恢复饮食过程中,如果出现腹胀,但肛门仍在排气,可以减少进食量;如果腹胀加重,伴恶心呕吐,需要停止进食水和食物,并立即向医生汇报。三、观察和保护伤口1、保持伤口纱布清洁干燥,以免感染。请勿随意触摸伤口纱布。2、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联系医生:(1)如果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打湿纱布。需及时告知医生更换。(2)伤口出现红、肿、热、痛,请及时联系医护人员。(3)伤口、肛门、女性病人的阴道等处渗出尿液,及时告知医生。3、伤口疼痛影响到您休息,可以告知医生,医生会酌情开具止痛药。您在咳嗽时,先轻轻按压伤口处,以免牵扯伤口引起疼痛。止痛*幻114、如果伤口有缝线,一般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术后6〜7可拆线。具体的拆线时间请听从医生安排。四、观察和保护引流管根据病情需要,术后医生可能会为您留有双侧输尿管支架管、伤口滑打(扭受引流管及导尿管。注意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畅,不可反折或扭曲避免拉扯或滑脱。翻身、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此外,不同的引流管也有相应的注意事项:1、双侧输尿管支架管:(1)将支架管放在输尿管内,可以固定、支撑输尿管,充分引流来自左右肾脏的尿液,促进新膀胱修复及吻合口愈合。输尿管支架管(2)置管期间注意事项•确保引流袋的位置低于膀胱,防止尿液返流。•翻身时,先托起引流管,避免拽、拉等动作,防止双侧支架管脱出。•活动时要缓慢,不要快速弯腰或蹲起,不要让腰部受到重击。过度活动常会增加输尿管与支架管摩擦,引起腰部疼痛和血尿增加。•置管期间,如有腰酸、腰痛、尿频、血尿等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如果病情恢复较好,医生通常会在术后3周左右为您拔出输尿管支架管。2、伤口引流管:(1)术后根据情况可能会在腹腔或盆腔留置伤口引流管。目的是将腹部、盆腔内的积血、积液排出体外,同时方便医生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新膀胱漏尿等情况发生。(2)置管期间注意事项:①不管您平卧、坐起、站立还是行走,确保引流袋的位置低于伤口,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术后第1天引流量较多,约200〜400毫升,之后逐渐减少。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原位新膀胱术后注意事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