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MS—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型)。总评:15分15分5分5分时间:2014年月学校:执笔者:六年级数学组学科:小学数学学段:小学高年级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大目标:.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小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培养分析、比较、类推解决实际教养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课型形态:要素组合方式课时形态:标准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生对话。2.课件出示。1.1(想+听)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类百分数问题。师:怎么求的?生: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单位“1”的量)。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板书课题2.2(想+看)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吗?1.1(想+听)师:谁能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含义?生: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教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2.2(做+想)学生独立完成。3.3(想+看+听+四人小组)(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1.1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回想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试算3.交流解答方法并总结算法3.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算法。2.2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1.1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三、巩固提高。1.课件出示习题2.学生交流解法:1.1(想+看+做)师问: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怎么计算?试一试2.1(看+听+四人小组)小组4人先交流看,再讨论并纠正自己的算法。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1.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1.1(讲+听想+两人组)同桌互说。2.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1.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