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上《主题2大家生活在一起》word教案农垦直属第一学校黄洁玲教材分析:《大家生活在一起》这一教学主题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个以“公共生活讲道德”为主题的教育单元,包含了“无声的朋友”、“大家生活在一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是邻居”、“文明从我做起”五个活动主题。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同学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设施,调查其现状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在公共场所要自学遵守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以礼待人,并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细绳”,自觉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发同学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以及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2.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生活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使同学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要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3.知识与技能(1)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生活中的“细绳,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教学体验,增强同学自律方面认识和能力的提升,学会关爱他人。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重难点: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细绳”,自觉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发同学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以及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同学们,我们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和学校里度过,除此之外,你们还常常去什么地方?(同学回答),从你们的回答中,我可以想象你们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大家生活在一起,多欢乐,多幸福呀!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大家生活在一起”。二、欢乐“启程”,引发体验1、老师:(课件展示“欢乐大巴”)同学们,看!我们的欢乐大巴开过来了,今日,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坐上“欢乐大巴”来一次快乐的旅行,好吗?2、同学上台。3、指导两名同学搭车门。4、模拟上车的情形。5、同学说说自己上车时的表现。6、(课件展示:排队上车和不排队上车)推断:这两种上车方法有什么不同?你们认为哪样上车更快更安全?7、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排队?假如不排队会有什么后果?8、师小结:在许多场合,许多地方,都需要人们自觉排队,有些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是为了自己省时舒适,有时候往往影响了别人,自己也得不到方便。只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三、主题故事,认识细绳1、老师:同学们,欢迎你们乘坐“欢乐大巴”,我们快乐之旅的第一站是——博物馆。现在,离博物馆还有一段路程,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在一根细绳面前》。2、(课件出示:任弼时)老师介绍任弼时。3、听故事:(课件展示:《在一根细绳面前》)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任弼时爷爷最了不起的是什么?5、故事中的“一根细绳”告诉我们什么?6、老师:任弼时爷爷作为国家的领导人,在身体虚弱,腿脚不便的情况下,面对一根细绳,宁可走远路也要遵守公园的规定,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行呀!生活因为这些高尚的人而漂亮和温暖。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7、(课件出示: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同学读句子。8、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细绳”,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让我们用善于发觉的眼睛去寻找细绳。四、情境创设,体会“细绳”1、(课件展示:博物馆情景图)同学寻找“细绳”。2、老师:这些看得见的文字或标志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有形细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也有这样的细绳呢?3、你认为这些细绳起到了什么作用?4、老师:我们不要小看这些细绳,它提醒人们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文明,有序。面对这些规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板书:守秩序,讲文明)5、过渡:假如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细绳会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