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会计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本章,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从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中掌握会计与管理的关系,以及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2.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3.掌握管理会计的对象及原则。4.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了解管理会计的程序。【学习重点和难点】一、学习重点(一)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1.管理会计的定义广义的管理会计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而狭义的管理会计仅仅是指微观管理会计。微观管理会计定义的要点:(1)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2)管理会计通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评等职能来达到目的。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2.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二)管理会计的特点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同源。(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报表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目的不同。(2)主体不同。(3)计算依据不同。(4)资料时效不同。(5)计量单位不同。(6)信息特征不同。(7)数据特征不同。(8)精确程度不同。(9)核算程序不同。(10)方法体系不同。(11)编表时间不同。(12)成本结构和计算方法不同。3.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三)管理会计的目标1.正确规划未来2.有效控制现在3.合理考核评价业绩(四)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二、学习难点管理会计的特点。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学习目的和要求为了更有效地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首先必须要把企业的全部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并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然后对本量利分析中有关成本计算的新方法即变动成本计算法进行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入了解成本分类及成本性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依据及如何运用。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成本性态及按性态分类的成本项目。2.成本性态分析。3.变动成本法及其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4.两种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上的差别。5.两种成本法在计算分期损益时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学习重点和难点】一、学习重点(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1.成本性态的含义2.固定成本(1)固定成本含义(2)固定成本的特点(3)固定成本包括的具体项目(4)固定成本的分类3.变动成本(1)变动成本的含义。(2)变动成本的特点①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3)变动成本包括的具体项目4.混合成本5.相关范围对成本性态的影响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三)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2.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3.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1)高低点法(2)散布图法(3)直线回归法(四)变动成本法概述1.变动成本法的含义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五)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六)两种成本法下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1.两种成本法利润差额的含义2.狭义利润差额产生的根本原因3.两种方法广义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七)两种成本法利润差额的简算法二、学习难点①成本性态分析方法。②变动成本计算方法。第三章成本—业务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学习目的和要求为了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及重大投资问题上做出科学决策,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进行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可以用于企业的预测、决策、利润规划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熟练掌握对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计算的方法。学习本章,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保本点分析、保利点分析。2.各种本量利分析图的分析。3.各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影响的分析。4.利润敏感指标的计算。【学习重点和难点】一、学习重点(一)本量利分析概述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3.边际贡献及其相关指标(二)保本分析1.保本点的含义及表现形式2.单一品种保本点的计算公式3.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相加等于1,属于互补关系(三)本量利的因素分析这种分析实际上就是已知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等5个要素中的4个要素求另外1个要素。1.实现目标利润业务量的计算目标利润一般是指缴纳所得税前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