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破十立就业形势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不可避免地打破,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不能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一、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如果从传统计划经济或者是经典社会主义的观点来看,失业率确实是高的,上升速度也确实太快。但是,如果放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的范围,用世界的眼光来看,我国的失业率并不是特别高。由于户籍制度的关系,我们的统计体制可能把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失业率夸大了。中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与中国城市的人均gdp一样,也存在被高估的现象。由于城镇农民工的失业率不到1%,所以真实的城镇失业率和真实的农村失业率可能都没有那么高。按这样的统计口径来看,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就会由7%左右下降到5%左右。按照这样的判断标准来说,中国的失业问题虽说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就业矛盾已经非常复杂。比如:失业人员和大量新成长劳动力的并存;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碰撞;转轨型失业与经济全球化失业的交汇等等。什么是就业环境问题。一般说来,就业环境问题是指就业岗位的质量,包括就业岗位的稳定性、社会保障待遇、劳动的安全性和按时获得劳动报酬的情况等。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业岗位将呈两极化发展趋势,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竞争将日益白热化,中国本土人才的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再认识。为什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业机会增加,反而普通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会下降。我的解释是:一方面,这是国际间和国内区域间市场贸易和资本残酷竞争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般规律。第1页共9页从未来我国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防止继续就业环境恶化的倾向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完善体制建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机制所在;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使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法制化。二、缓解就业形势的主要对策建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中长期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为基本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对策建议是:1.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从企业规模看,就业效果最好的是中小企业,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又是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单位投资吸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都要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平均高出一倍以上。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激活民间投资、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显得更加紧迫。因为与政府投资相比,民间投资受利益驱动比较明显,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市场,更容易受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律的影响。入世后,面对我国潜在的市场,外国资本已经以不同形式涌入,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尽快启动民间投资,让不同类型的企业尽快熟悉市场、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而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的融资通道,也应该提上日程;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减少行政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逐步从管理市场转向服务市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针对未来农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大幅度减少,要寻找新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发展服务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服务业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拓展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就业发展却是相对落后的。发展服务业是提升经济增长弹性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们对第2页共9页服务业的管理,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问题。政府应尽快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管理体系,发挥政府在服务业中的协调和监管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加大打击各种不公平竞...